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确诊需通过检查,治疗包括隔离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抗菌及对症治疗,特殊人群需精细护理,预防可通过接种疫苗和避免接触传染源来降低患病风险。
一、明确诊断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典型临床过程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小孩出现类似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一般治疗与护理
1.隔离休息:小孩确诊百日咳后应立即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保证充足休息,减少活动量,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咳嗽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儿要特别注意护理,避免其剧烈哭闹,以防引发窒息等严重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可以通过适当通风、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实现。对于有痰难以咳出的小孩,可适当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小孩。
三、药物治疗
1.抗菌治疗:在卡他期早期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因为不同年龄段小孩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有所不同,需根据小孩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及确定疗程。
2.对症治疗:对于痉挛性咳嗽较严重的小孩,可使用一些对症药物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比如,若咳嗽影响睡眠等,可能会根据情况谨慎使用一些镇咳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镇咳药,以防抑制呼吸等严重不良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等特殊人群,护理上要更加精细。婴儿患百日咳时,痉咳可能更难耐受,需要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异常表现,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同时,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谨慎,必须严格遵医嘱,因为婴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其造成严重损害。
五、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措施。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小孩应及时接种百白破疫苗(包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疫苗成分),一般在婴儿2、3、4月龄时进行基础免疫,18-24月龄时进行加强免疫。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小孩患百日咳的风险,且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小孩都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能减少因百日咳带来的健康危害。
2.避免接触传染源:在百日咳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小孩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果周围有百日咳患者,要让小孩远离,防止被感染。同时,患者家庭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对患者的分泌物、用具等进行适当处理,减少病毒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