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引起,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矿化障碍,钙摄入不足即使维生素D正常也影响骨骼矿化,磷代谢异常也可致佝偻病但较常见原因是前两者,婴儿中母乳喂养婴儿需母亲保证维生素D摄入和日照,人工喂养要注意配方奶含量,儿童需均衡饮食、多户外活动,患影响钙磷代谢疾病儿童需密切监测指标。
一、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维生素D在钙、磷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体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这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此外,也可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D,如深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当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水平下降,进而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动员骨钙释放,以维持血钙正常水平,但会造成骨骼矿化障碍,引发佝偻病。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患佝偻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例如相关队列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儿童,佝偻病发生率明显高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儿童。
二、钙摄入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如果儿童日常饮食中钙的摄入量不足,即使维生素D水平正常,也可能因钙供应缺乏而影响骨骼的正常矿化,增加佝偻病发生风险。正常饮食情况下,儿童每日需要一定量的钙来满足骨骼生长等需求,若饮食中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过少,就可能导致钙摄入不足。比如一些挑食、偏食的儿童,容易出现钙摄入不足的情况,进而增加患佝偻病的可能性。
三、磷代谢异常相关情况
磷也是骨骼组织的重要构成元素。正常的磷代谢对于骨骼矿化至关重要。某些疾病或特殊情况可能影响磷的代谢,从而间接导致佝偻病。例如,一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磷代谢紊乱,使磷在体内的吸收、利用或排泄出现异常,影响骨骼的正常矿化过程。但相对而言,维生素D缺乏和钙摄入不足是更为常见的引发儿童佝偻病的原因。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婴儿日照时间过少,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进而增加佝偻病风险,因此母亲在哺乳期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和适当的日照,以通过乳汁为婴儿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配方奶中维生素D和钙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对于儿童,要保证其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同时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降低佝偻病发生风险。患有影响钙、磷代谢疾病的儿童,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因为这类儿童患佝偻病的风险往往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