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伤寒什么症状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不同阶段有不同症状表现,初期多为缓慢发热伴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及消化道症状;极期持续高热、消化道症状加重、出现玫瑰疹、可能有相对缓脉;缓解期体温下降、消化道症状改善;恢复期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且症状因个体差异、年龄等有所不同,疑似时需及时就医检查。
初期
发热:多为缓慢起病,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此阶段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相关伴随症状。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可能发热表现相对不典型,但仍需警惕。在生活方式方面,若儿童近期有接触伤寒患者或到过伤寒流行地区等情况,出现上述症状更应引起重视。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会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腹胀等表现,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被家长忽略其腹部不适的主观感受,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儿童的进食情况和腹部体征。
极期
高热:持续高热,体温可维持在39-40℃,呈稽留热型,即体温波动范围较小,每天体温波动不超过1℃。此时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听力减退等,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等情绪改变。
消化道症状加重:腹胀更为明显,可能出现便秘,少数患者会有腹泻,这是因为伤寒杆菌感染影响了肠道的正常功能。儿童腹泻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玫瑰疹:病程7-14天,部分患者皮肤会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褪色,数量较少,一般在10个左右,主要分布在胸、腹部,这是伤寒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但儿童出现玫瑰疹的比例相对成人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医生仔细检查皮肤情况。
相对缓脉:脉搏相对缓慢,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这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所致,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此表现。
缓解期
体温下降:体温逐渐下降,症状开始减轻,此时肠道病变处于修复阶段,仍需注意防止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体温下降过程中都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消化道症状改善:腹胀逐渐缓解,食欲有所恢复,但仍需注意饮食的逐步调整,从流质、半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儿童的饮食调整更要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
恢复期
体温恢复正常:一般在2-3周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食欲逐渐恢复。但肠道病变完全修复需要较长时间,此阶段仍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儿童在恢复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完全康复。
伤寒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年龄等因素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儿童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在出现疑似伤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伤寒杆菌培养等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