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用做手术吗
胃溃疡是否需要做手术需分情况,多数初发且病情较轻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溃疡多先内科保守治疗;出现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或疑有癌变时则需要手术。
一、不需要手术的情况
1.多数初发且病情较轻者:对于大多数首次发现的胃溃疡,且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首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通过规范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常见的有奥美拉唑等),这类药物能有效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同时配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可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利于溃疡修复。一般经过4-8周规范治疗后,多数溃疡可愈合。例如,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规范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约80%-90%的胃溃疡患者溃疡能愈合。此情况在年轻、生活方式相对规律、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如年轻上班族,平时虽工作较忙,但无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首次发现胃溃疡时,多可先尝试内科保守治疗。
2.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溃疡:如果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首先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目前常用的是含有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明显降低,很多患者的溃疡也能愈合。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只要没有严重的抗生素过敏等禁忌证,都可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比如中年患者,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应先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而非急于手术。
二、需要手术的情况
1.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大量出血:经过积极内科治疗仍不能止血的大量出血患者需要手术。胃溃疡导致的大量出血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甚至出现休克等表现。例如,患者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输血后病情仍不稳定,这种情况下需通过手术止血。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现大量出血时更需警惕,及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穿孔:胃溃疡穿孔是严重并发症,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板状腹等表现。若不及时手术,会导致严重腹腔感染等后果。无论年龄大小,一旦确诊胃溃疡穿孔,多数情况需要手术治疗来修补穿孔部位,清除腹腔污染物等。
幽门梗阻:长期胃溃疡可导致幽门瘢痕性狭窄,引起幽门梗阻,患者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宿食等。经过内科治疗无效的幽门梗阻患者需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对于有长期胃溃疡病史的老年患者,出现幽门梗阻时更应谨慎评估,及时考虑手术。
2.胃溃疡疑有癌变:当胃溃疡经过进一步检查高度怀疑癌变时,需要手术治疗。通过胃镜活检等手段初步判断有癌变可能时,需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等。不同年龄段患者,若胃溃疡疑有癌变,都需尽快手术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比如中年患者,胃镜活检提示可疑癌变,应及时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