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为有效应对疫情,需采取多方面措施。个人要佩戴合适口罩、勤做手卫生;定期对家居和公共环境消毒;在人员密集处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疑似症状及时检测,就医要正确防护并告知情况;符合条件人群积极接种疫苗;保持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一、个人防护措施
1.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等情况下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等,能有效阻挡病毒传播,不同人群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口罩,例如老年人行动相对缓慢,选择佩戴方便且防护有效的口罩很重要。
2.手卫生:勤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揉搓双手至少20秒,覆盖手心、手背、指缝等部位,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进食前、咳嗽或打喷嚏后等情况都应及时洗手,儿童由于爱玩易接触较多病菌,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
二、环境消毒
1.家居环境: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地面、家具表面等进行擦拭消毒,不同材质家具消毒时注意消毒剂浓度及使用方法,避免损坏家具,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家居环境消毒时要注意通风,防止消毒剂气味刺激引发不适。
2.公共环境:公共场所的电梯按钮、扶手等高频接触部位要增加消毒频次,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同公共场所根据自身人员流动等情况制定合理消毒计划。
三、保持社交距离
在人员密集场所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机会,对于有慢性病的人群,在社交时保持距离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因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相对可能较弱。
四、健康监测
1.自我健康监测:日常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症状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这类人群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就医注意事项:如就医需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交叉感染,前往发热门诊等专门区域就医,向医生详细告知接触史等情况,儿童就医时家长要陪伴并协助提供相关信息。
五、疫苗接种
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积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根据疫苗接种指南进行接种,老年人接种疫苗能显著提升自身对病毒的抵御能力,降低重症发生概率。
六、饮食与运动
1.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充足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有不同需求,儿童要保证营养全面以支持生长发育,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
2.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运动要选择合适方式和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