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是怎么引起的
阴道具有自然防御机制,而阴道炎常见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因菌群失调、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因抗生素使用等、滴虫性阴道炎因毛滴虫感染及传播)、局部卫生不良(不注意清洁或过度清洁)、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雌激素降低致萎缩性阴道炎)、其他因素(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基础疾病致免疫力低等)。
一、阴道的自然防御机制
正常情况下,阴道具有一定的自然防御功能。阴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乳酸杆菌是优势菌,能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pH值通常在3.84.4之间),这种酸性环境可以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从而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
二、阴道炎的常见引发因素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性阴道病
主要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如乳酸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大量繁殖。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等因素可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增加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频繁阴道灌洗会改变阴道的酸碱度和菌群结构,使阴道自净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阴道炎。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了阴道内乳酸杆菌的生长,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怀孕、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血糖水平升高,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增加,也为假丝酵母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也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几率。
3.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马桶等间接传播。女性在月经前后阴道pH值发生变化时,容易激发阴道毛滴虫繁殖而发病。
(二)局部卫生不良
不注意外阴清洁,不勤换内裤,会导致阴道局部细菌滋生。尤其是一些特殊时期,如月经期,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更易引发阴道炎。对于女性来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是预防阴道炎的重要措施。而过度清洁,如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正常的酸碱平衡和菌群环境,反而增加阴道炎的发生风险。
(三)激素水平变化
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此时阴道pH值上升,乳酸杆菌不再是优势菌,其他病原体更容易定植而引发炎症。对于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补充雌激素来维持阴道局部的正常环境,但需注意用药的风险和益处评估。
(四)其他因素
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不利于阴道透气,为病原体生长创造了条件,增加阴道炎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相比健康人群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引发阴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