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怎么形成的
霉菌性阴道炎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阴道内环境改变(生理因素致菌群失衡、长期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衡)、外部感染途径(直接接触感染、间接接触感染)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糖尿病患者易感性高、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易患病)。
一、霉菌性阴道炎的形成因素
(一)阴道内环境改变
1.生理因素下的菌群失衡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以乳酸杆菌为主,维持着阴道的酸性环境(pH值多在3.8-4.4之间),这种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当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时,例如在妊娠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情况,阴道内环境会发生改变,糖原增加,pH值升高,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受到影响,从而为白色念珠菌等真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妊娠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使得阴道pH值上升,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妊娠女性。
2.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影响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抗生素在杀灭致病病菌的同时,也会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导致阴道内环境的微生态失衡。例如,长期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阴道内的正常菌群被打乱,白色念珠菌等机会致病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引发霉菌性阴道炎。有临床研究显示,连续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一周的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未使用抗生素的女性显著升高。
(二)外部感染途径
1.直接接触感染
与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卫生用品,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白色念珠菌可以在这些物品上存活一定时间,如果健康人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外阴和阴道,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公共浴室中使用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毛巾,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间接接触感染
通过接触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衣物、坐便器等间接接触也可能引发感染。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天甚至数周。如果衣物上沾染了白色念珠菌,穿着后可能会导致外阴阴道感染。此外,公共场合的坐便器如果被白色念珠菌污染,健康人使用后也有感染的可能。
(三)其他相关因素
1.糖尿病患者的易感性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也会相应增加,为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繁殖,使得糖尿病患者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数倍。
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等)、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白色念珠菌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