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根治
慢性胃炎病因多样,需针对病因治疗,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要进行根除治疗,对症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状,还要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
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半数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此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年龄因素(老年人胃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吸烟、高盐或辛辣饮食等)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引发慢性胃炎。
二、根除Hp治疗
适用人群:对于伴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根除Hp治疗。
治疗方案:目前推荐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为10-14天。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抗生素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具体抗生素的选择需根据当地Hp耐药情况等因素来定。
三、对症治疗
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如果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早饱、上腹痛等,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还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改善症状。
针对自身免疫性胃炎:若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当出现恶性贫血时可补充维生素B12。
四、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食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食物,如辛辣、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以及避免饮酒、吸烟。建议进食规律,定时定量,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作息方面: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
精神心理方面:对于有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慢性胃炎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压力,因为长期精神紧张等可能会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人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时需更加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药物时要谨慎,同时要更严格地遵循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的要求,由于老年人胃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长期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来促进胃黏膜的健康。
儿童患者:儿童慢性胃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治疗上根除Hp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考虑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重纠正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避免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家长要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并防止复发。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慢性胃炎时,要注意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对胃黏膜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在药物选择上需考虑对女性特殊生理时期的安全性,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结合女性自身特点,如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避免因生活节奏快等因素加重胃炎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