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肩周炎怎么治
颈椎病引起肩周炎的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物理治疗(热敷、牵引、按摩推拿)、运动疗法(颈部伸展、肩部绕环运动)及药物辅助(非甾体抗炎药);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无效且有严重神经、脊髓受压症状时,方式有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需根据病情选合适方案,综合多因素达最佳疗效。
一、非手术治疗
1.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研究表明,每天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可改善颈部及肩部的血液供应,减轻疼痛和僵硬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温度需适当调整,一般成年人可耐受40-50℃的温度,儿童则要稍低,避免烫伤。
牵引:通过器械对颈部进行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颈椎对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压迫。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一般牵引重量从3-5kg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时间15-30分钟,每天1-2次。但对于老年人或有严重骨质疏松等病史的人群,牵引需谨慎,防止发生意外。
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放松颈部和肩部紧张的肌肉。不过,对于伴有颈椎不稳定、脊髓受压等严重情况的患者,按摩推拿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避免因手法不当加重病情。例如,有颈椎间盘突出且病史较长的患者,按摩时要注意力度和部位。
2.运动疗法:
颈部伸展运动:缓慢将头部向一侧倾斜,感觉颈部侧面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多次。这种运动有助于改善颈部的活动度,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可每工作1-2小时进行一次颈部伸展运动。
肩部绕环运动:双肩分别做向前和向后的绕环动作,每个方向重复10-15次。通过肩部的运动,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增强肩部肌肉力量。对于运动员等经常进行肩部活动的人群,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3.药物辅助: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例如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应慎用。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出现严重的神经、脊髓受压症状,如进行性肢体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过3-6个月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无改善甚至加重的颈椎病患者,若同时合并肩周炎相关的严重功能障碍,可评估手术风险后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常见的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颈椎病变的部位、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总之,颈椎病引起肩周炎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