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可发生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等情况。蒂扭转是因蒂长、肿瘤中等大等致体位改变等诱发,表现为突发一侧下腹剧痛等;破裂分外伤性和自发性,症状轻重与破裂口等有关;感染多继发于其他情况,有发热、腹痛等表现;恶变时肿瘤短期内迅速增大,有恶病质表现,不同人群各有特点,育龄女性等是相关情况的好发或需关注人群
一、卵巢肿瘤蒂扭转
1.发生机制:
当卵巢肿瘤的蒂较长、肿瘤中等大小、重心偏于一侧且活动度较好时,在体位突然改变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位置改变等情况下,容易发生蒂扭转。卵巢肿瘤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
扭转后,肿瘤静脉回流受阻,瘤内高度充血或血管破裂,致使瘤体急剧增大,瘤内出血,最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发生坏死变为紫黑色,易继发感染、破裂。
2.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妇科检查可触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瘤蒂部压痛最明显,并有肌紧张。
3.特殊人群情况:
育龄女性是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好发人群,若处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子宫位置的改变更易诱发蒂扭转,需密切关注自身腹部情况,一旦出现突发下腹剧痛应及时就医。
二、卵巢肿瘤破裂
1.破裂原因:
分为外伤性破裂和自发性破裂。外伤性破裂常因腹部受撞击、分娩、性交、妇科检查及穿刺等引起;自发性破裂则因肿瘤过速生长所致,多数为肿瘤浸润性生长穿破囊壁。
2.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破裂口大小、流入腹腔的囊液性质和量。小的破裂可能仅有轻度腹痛,而大的破裂可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妇科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原有肿块摸不到或扪及缩小瘪塌的肿块。
3.特殊人群情况:
不同年龄段女性均可能发生卵巢肿瘤破裂,对于妊娠期女性,破裂可能对母胎造成严重影响,需谨慎处理;对于有卵巢肿瘤病史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定期复查,警惕破裂风险。
三、卵巢肿瘤感染
1.感染来源:
多继发于肿瘤蒂扭转或破裂,也可来自邻近器官感染灶如阑尾脓肿扩散。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发热、腹痛、肿块及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征象。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3.特殊人群情况: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对于儿童及青少年,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加强观察;对于老年女性,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复杂,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情况。
四、卵巢肿瘤恶变
1.恶变表现:
肿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尤其是双侧性肿瘤,应考虑有恶变可能。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恶病质表现。
2.特殊人群情况:
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恶变,但中老年女性相对风险可能更高,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恶变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