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皮试怎么看
破伤风皮试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皮试操作是取0.1ml含15IU的TAT原液皮内注射,阴性结果为皮丘直径≤0.5cm且无红肿等症状,可一次性注射足够剂量;阳性结果为皮丘直径>1.5cm等情况,仅皮丘红肿硬结且红晕小于1cm需结合临床判断,阳性时可采用脱敏注射法,儿童脱敏需谨慎并密切观察,特殊人群皮试及处理需考虑其特点。
破伤风皮试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皮试操作是取0.1ml含15IU的TAT原液皮内注射,阴性结果为皮丘直径≤0.5cm且无红肿等症状,可一次性注射足够剂量;阳性结果为皮丘直径>1.5cm等情况,仅皮丘红肿硬结且红晕小于1cm需结合临床判断,阳性时可采用脱敏注射法,儿童脱敏需谨慎并密切观察,特殊人群皮试及处理需考虑其特点。
一、皮试操作及结果判断标准
1.皮试操作:通常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进行皮试,取0.1mlTAT原液(含15IU),进行皮内注射。
2.阴性结果:皮丘直径≤0.5cm,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为阴性。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一次性注射足够剂量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对于儿童来说,同样遵循此标准,若皮试阴性,需按照治疗需求给予相应剂量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如正常生活的成年人或儿童,只要皮试阴性,都可按常规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对于有过破伤风病史或特殊用药史的人群,在进行皮试前需详细询问病史,确保皮试安全。
3.阳性结果:如果皮丘直径>1.5cm,红晕范围直径>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为阳性。但对于仅表现为皮丘红肿和硬结,红晕小于1cm的情况,需结合临床判断。若皮试为阳性,可采用脱敏注射法,但在儿童中需特别谨慎,因为儿童在脱敏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有抢救措施的情况下缓慢进行脱敏注射,并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进行破伤风皮试时要更加密切观察结果,因为这类人群发生过敏的概率可能更高。
二、皮试阳性时的特殊情况及处理要点
1.脱敏注射原理:利用小剂量、多次、间隔一定时间注射抗原,逐渐消耗体内的IgE抗体,使机体对破伤风抗毒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能够完成全部剂量的注射。但在儿童实施脱敏注射时,要严格控制每次注射的间隔时间,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局部皮肤反应。对于生活方式较为特殊,如经常接触易感染破伤风环境的人群(如经常进行户外工作、创伤风险较高的人群),在皮试阳性需要脱敏注射时,要向其脱敏注射的过程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对于有严重过敏史的人群,在进行脱敏注射前,要评估其过敏史的严重程度,谨慎决定是否采用脱敏注射法。
总之,破伤风皮试的结果判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无论是阴性还是阳性结果,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