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流程是怎样的
破伤风流程包括伤口评估与处理、破伤风被动免疫、破伤风主动免疫、病情观察与后续随访。伤口评估要检查深度、污染等情况并清创;被动免疫根据情况选TAT或TIG;主动免疫对未全程接种者接种疫苗;要观察病情变化并后续随访复查。
一、伤口评估与处理
1.伤口检查:首先要仔细检查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的深度、污染程度、受伤时间等。如果是较深的伤口,尤其是被泥土、铁锈等污染的伤口,发生破伤风的风险较高。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伤口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活泼好动,伤口可能更容易被污染且较难及时发现;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受伤后伤口污染的几率相对较高。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发生感染包括破伤风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
2.伤口清创:立即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用生理盐水或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等,创造清洁的伤口环境,减少破伤风杆菌滋生的条件。
二、破伤风被动免疫
1.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注射:如果患者未接受过破伤风主动免疫(如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需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TAT有过敏风险,使用前需进行皮试,皮试阳性者需采用脱敏注射法;TIG一般无需皮试,可直接注射。对于不同人群,过敏风险不同,如既往有过TAT过敏史的患者需特别谨慎处理。儿童在进行皮试和注射时需更加轻柔,关注其心理状态,避免因恐惧产生不良影响。
2.被动免疫制剂的选择依据:根据伤口类型、患者免疫接种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被动免疫制剂。一般来说,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或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患者,优先考虑注射TIG;对于轻度污染伤口且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患者,可选择TAT。
三、破伤风主动免疫
1.破伤风疫苗接种:对于未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的患者,在伤口处理和被动免疫后,需进行主动免疫接种。破伤风疫苗通常采用肌内注射,一般需接种3剂次,分别在0、1、6个月进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接种程序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需按照儿童免疫规划程序规范接种。对于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如经常接触土壤、铁锈等可能暴露于破伤风杆菌环境的人群,建议定期加强接种破伤风疫苗以维持体内有效抗体水平。
四、病情观察与后续随访
1.病情观察:患者需住院或在家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有无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破伤风典型症状。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较难早期发现。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同时关注基础病的控制情况对破伤风病情的影响。
2.后续随访:告知患者及家属后续随访的重要性,定期复查破伤风抗体水平等相关指标,确保体内有足够的抗体抵御破伤风杆菌感染。对于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患者,提醒按时完成后续疫苗接种以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