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易患阴道炎有哪些病因
女性阴道炎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理结构因素(阴道与尿道肛门近、尿道短宽、阴道酸碱平衡易被打破、青春期局部抵抗力弱)、性生活因素(不注意卫生、多个性伴侣、育龄期频繁性生活风险高)、经期卫生因素(经血提供培养基、卫生巾不透气或更换不及时、不同时期女性易受影响)、妊娠因素(激素变化、免疫力降低、易感染及影响胎儿)、其他因素(长期用抗生素、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更年期雌激素降低)
一、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的阴道与尿道、肛门距离较近,尿道短而宽,细菌容易从尿道侵入阴道引发感染。此外,女性的生殖系统在解剖上相对特殊,阴道内环境呈酸性,正常情况下乳酸杆菌可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抑制其他病菌生长,但在一些因素影响下,这种酸碱平衡易被打破,例如频繁使用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使阴道自净能力下降,从而增加阴道炎的发病风险。青春期少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抵抗力也可能相对较弱,容易受病菌侵袭引发阴道炎。
二、性生活因素
性生活时若不注意卫生,男方阴茎上携带的病菌可能会带入阴道,导致阴道炎发生。例如,男方包皮过长时,容易藏污纳垢,在性生活中把病菌传染给女方。另外,多个性伴侣会增加阴道炎的发病几率,因为不同性伴侣携带的病菌种类可能不同,频繁更换性伴侣会使阴道内菌群失调的风险大幅升高。育龄期女性性生活较为频繁,这一阶段受性生活因素影响患阴道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经期卫生因素
月经期间,女性阴道内有经血流出,为病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使用的卫生巾不透气或者更换不及时,会导致阴道局部通风不良,有利于病菌繁殖。而且月经期间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下降,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青春期女性在经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或者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局部防御功能减弱,在经期都容易引发阴道炎。
四、妊娠因素
怀孕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度升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同时,孕期机体免疫力相对降低,加之子宫颈口松弛等生理变化,使得阴道更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孕妇在妊娠期间患阴道炎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如果阴道炎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引发胎膜早破等并发症。
五、其他因素
长期应用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的生长,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导致其他病菌大量繁殖,引发阴道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也为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糖尿病患者患阴道炎的几率高于正常人。另外,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不注意外阴清洁等,也会增加阴道炎的发病风险,长期久坐会导致会阴部通风不畅,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菌滋生;不注意外阴清洁会使外阴局部细菌积聚,增加感染阴道炎的可能性。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患阴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