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肌腱炎的症状怎么办
肌腱炎的处理包括休息与制动,急性期冷敷、慢性期热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治疗,超声波治疗、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症状缓解后进行康复锻炼,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休息与制动
肌腱炎往往是由于过度使用肌腱引起,所以首先要让受伤的肌腱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进行导致疼痛的活动。例如,若为肩部肌腱炎,应减少手臂过度上举、提重物等动作;若是跟腱炎,则要避免长时间行走、跑步等。这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适用,不同年龄的人因生活方式不同导致肌腱炎的诱因不同,但休息制动都是基础措施,如儿童可能因过度玩耍导致手部肌腱炎,也需休息相应部位。
二、冷敷与热敷
1.急性期冷敷:在肌腱炎急性期(通常是受伤后的48-72小时内),可使用冷敷。冷敷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冰袋与皮肤的距离,避免冻伤。
2.慢性期热敷:当肌腱炎进入慢性期,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处,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不同性别在热敷时无特殊差异,但需根据自身皮肤状况调整温度。
三、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但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病情权衡利弊;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时也需咨询医生,因为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不同,药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同。
四、物理治疗
1.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减轻肌腱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适用于各种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但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操作。
2.针灸推拿:对于一些人群,针灸推拿可能有一定效果。例如,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气血流通,缓解肌腱炎症状。但进行针灸推拿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病情。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对针灸推拿的耐受程度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五、康复锻炼
在肌腱炎症状缓解后,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增强肌腱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肌腱的稳定性。例如,肩部肌腱炎可进行肩部的伸展和外旋等锻炼;跟腱炎可进行踮脚等锻炼。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强度和难度,不同年龄的人群康复锻炼的具体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适合的锻炼,避免过度运动再次损伤肌腱。
六、就医评估
如果肌腱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活动受限严重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肌腱炎的严重程度,并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不同病史的患者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健康状况、受伤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