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引发多种症状,多数患者发热,可为低热、中热或高热,儿童发热更明显波动大,老年人发热可加重基础疾病;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多为干咳伴少量白痰,儿童频繁咳嗽影响睡眠,老年人咳嗽不典型但肺部感染风险高)、咽干咽痛(病毒致上呼吸道黏膜受损,不良生活方式者症状更明显);其他症状包括乏力(对抗病毒消耗能量及炎性介质影响代谢功能致)、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可能与病毒影响嗅味觉神经有关,鼻部疾病患者症状更复杂)、鼻塞流涕(病毒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儿童鼻塞影响呼吸吃奶,过敏体质者症状加重)。
一、发热
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体温37.3~38℃),也可为中热(体温38.1~39℃),少数人会出现高热(体温≥39℃)。发热的机制是病毒入侵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波动较大;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
二、呼吸道症状
1.咳嗽
咳嗽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多为干咳,部分患者可伴有少量白痰。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呼吸道黏膜,引起黏膜炎症反应,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导致咳嗽反射。儿童患者咳嗽时可能因不会咳痰而表现为频繁咳嗽影响睡眠等;老年人由于咳嗽反射相对较弱,可能咳嗽症状不典型,但肺部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咽干、咽痛
病毒感染可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受损,引起咽干、咽痛等症状。患者会感觉咽喉部干燥、有异物感且疼痛,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咽干、咽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损伤咽喉部黏膜,加重病毒感染后的不适。
三、其他症状
1.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机体在对抗病毒感染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且炎症反应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功能,从而导致乏力症状。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感染后乏力症状可能会更突出;而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乏力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2.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味觉减退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病毒影响了嗅神经和味觉神经有关。例如,有研究发现病毒可以侵袭鼻腔中的支持细胞和纤毛细胞,进而影响嗅觉传导。对于有长期鼻炎等鼻部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的症状可能会更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原有疾病和新冠感染的影响。
3.鼻塞、流涕
少数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后,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鼻塞、流涕表现。儿童患者由于鼻腔相对狭窄,鼻塞可能会影响呼吸和吃奶等;过敏体质的人群感染后,鼻塞、流涕症状可能会因过敏因素的叠加而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