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过敏怎么处理
皮试阳性时可采用逐步脱敏注射法(针对破伤风抗毒素,需密切观察特殊人群反应)或使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无需皮试,要注意其禁忌等及特殊人群使用规范);脱敏注射过程中要监测生命体征及局部、全身症状;预防破伤风过敏需详细询问病史并规范皮试操作,尤其关注特殊人群。
一、皮试阳性时的处理方式
1.逐步脱敏注射法:对于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阳性者,可采用逐步递增剂量的方法进行脱敏注射。原理是小剂量抗原多次进入机体,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胞上的IgE结合,每次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少,不足以引起临床症状,同时介质可被体液中的组胺酶等灭活,当机体致敏状态被逐渐解除后,再增大剂量注射就可达到全部注入抗毒素的目的。但此过程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需及时处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更加谨慎观察,因为儿童对药物反应的耐受性等与成人不同,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敏相关的严重反应。
2.使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需要做皮试,可直接肌内注射。它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能提供针对破伤风毒素的特异性抗体。对于皮试阳性的患者,使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替代方案,但需要注意其适应证和可能存在的一些禁忌情况等,比如对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过敏者禁用等。在特殊人群方面,如孕妇、儿童等使用时也需要遵循相应的用药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
二、脱敏注射过程中的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监测:在脱敏注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因为在脱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加重等情况,心率变化可能提示心脏方面的应激,呼吸变化可能反映呼吸道是否受到影响,血压变化则能反映循环系统的状态。对于儿童,由于其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更要频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局部及全身症状观察: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是否有红肿、瘙痒加重等,同时观察全身是否有皮疹、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需要立即停止脱敏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例如,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机体功能相对减退,对过敏反应的耐受能力可能较差,更要细致观察全身症状的变化。
三、预防破伤风过敏的相关措施
1.详细询问病史:在给患者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尤其是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史。对于有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在选择免疫预防制剂时要更加谨慎。对于儿童,除了询问自身过敏史外,还要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的过敏情况等,因为有些过敏可能有遗传倾向。
2.皮试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皮试操作规范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的皮试。皮试结果的准确判断对于后续处理至关重要。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皮试液的配制、注射剂量、观察时间等各个环节。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由于其皮肤等特点,皮试操作要更加轻柔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