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末梢神经炎的症状
末梢神经炎会引发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有麻木感、感觉减退、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包括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改变、指甲变化,如糖尿病患者易因高血糖致神经病变出现相关症状,长期接触化学毒物、有害射线等人群也易受影响。
一、感觉障碍
1.麻木感:手末梢神经炎患者常首先出现手指部位的麻木,这种麻木感可呈对称性,从手指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在夜间或清晨起床时可能会较为明显,这与夜间肢体活动减少,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神经受影响更显著有关。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更容易出现这种对称性的手指麻木,因为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
2.感觉减退:患者对痛觉、温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比如用针刺手指时感觉不如正常时敏锐,用温水接触手指时感觉温度的变化不如常人明显。在生活中,若不小心碰到尖锐物体,可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感知疼痛而容易受伤,这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神经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感觉减退的情况。
3.感觉异常:还可能出现如蚁走感(像有蚂蚁在手指上爬行的感觉)、灼烧感等异常感觉。一些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的人群,如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工人,由于化学毒物损害末梢神经,就容易出现这种感觉异常,因为化学毒物会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干扰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运动障碍
1.肌力下降:手的握力会逐渐减弱,患者可能发现拿东西不如以前有力,比如拿杯子时感觉杯子容易滑落。这是因为末梢神经受损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导致肌肉的收缩功能受到影响。对于患有慢性酒精中毒的人群,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等的缺乏,进而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肌力下降的情况,因为维生素B1对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2.肌肉萎缩:病情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时,手部小肌肉可能会出现萎缩,表现为手指变细、手掌肌肉变薄等。例如手部的鱼际肌、骨间肌等可能会逐渐萎缩,这是由于神经长期受损,肌肉失去神经的有效刺激,导致肌肉纤维变细、数量减少。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末梢神经导致末梢神经炎的患者中,就可能出现这种肌肉萎缩的情况,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神经组织,使得神经对肌肉的营养和支配功能丧失。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皮肤改变:手指皮肤可能会出现干燥、脱屑的情况,皮肤温度也可能出现异常,要么比正常手指温度低,显得发凉,要么感觉发热。这是因为末梢神经影响了皮肤汗腺的分泌以及血管的舒缩功能。糖尿病患者如果并发末梢神经炎,由于高血糖导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会使皮肤的营养供应和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皮肤干燥、温度异常等改变。
2.指甲变化:指甲可能会变得粗糙、无光泽,出现变形等情况,如指甲变薄、变脆,出现纵嵴等。这与末梢神经病变影响了指甲的营养供应和生长代谢有关。一些长期接触有害射线的人群,射线会损伤神经和指甲的生长组织,导致指甲出现上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