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表现
新生儿脑损伤的表现、提示及护理建议。一般表现有意识障碍(过度兴奋、嗜睡、昏迷)、肌张力异常(增高或降低)、原始反射异常(吸吮、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特殊表现有惊厥(轻微型、局限性阵挛型、多灶性阵挛型、强直型)和颅内压增高(前囟饱满、喷射性呕吐等)。提示家长密切观察新生儿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对高危新生儿定期体检评估;护理时保持环境安静,按医嘱护理和康复训练。
一、一般表现
1.意识障碍:新生儿脑损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过度兴奋表现为易激惹,对刺激反应强烈,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嗜睡则是睡眠时间延长,呼唤或刺激时能短暂清醒,但很快又进入睡眠状态;昏迷是意识障碍最严重的程度,新生儿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处于完全丧失意识的状态。
2.肌张力异常:正常新生儿四肢屈肌张力较高,呈轻度屈曲状。脑损伤时肌张力可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表现为四肢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大,肢体难以弯曲,严重时可呈角弓反张姿势,即头向后仰,身体过度伸展;肌张力降低则表现为四肢松软,活动时没有正常的抵抗感,肢体像面条一样无力下垂,抱起来时新生儿身体容易从手中滑落。
3.原始反射异常:原始反射是新生儿特有的反射,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并逐渐消失。常见的如吸吮反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有吸吮动作,当将乳头或手指放入其口中时,会自动进行吸吮。脑损伤时吸吮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表现为不能很好地吸吮乳头,吃奶无力或拒绝吃奶。拥抱反射也会出现异常,正常情况下,当突然改变新生儿的姿势或受到较大声音刺激时,新生儿会双臂外展、伸直,然后内收、屈曲,呈拥抱状。脑损伤时拥抱反射可能减弱、不对称或过度活跃。
二、特殊表现
1.惊厥:部分脑损伤新生儿可出现惊厥发作,表现形式多样。轻微型惊厥最为常见,表现为眼球凝视、斜视、震颤,眨眼动作增多,吸吮、咀嚼动作,呼吸暂停,四肢呈游泳或踏车样运动等,这些表现较为细微,容易被忽视。局限性阵挛型惊厥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如一个肢体或一侧面部的节律性抽动,发作较为局限。多灶性阵挛型惊厥则是多个部位先后或同时出现阵挛性抽动。强直型惊厥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有时可呈角弓反张姿势,常提示病情较重。
2.颅内压增高表现:脑损伤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前囟饱满是重要的体征之一,正常新生儿前囟平坦或稍有凹陷,当颅内压增高时,前囟会明显隆起,张力增高。呕吐也是常见症状,多为喷射性呕吐,与一般的溢奶不同,呕吐力量较大,可呈喷射状吐出胃内容物。此外,还可能伴有头围增大、头皮静脉怒张等表现。
三、温馨提示
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表现可能不典型,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日常表现。如果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有窒息史等高危新生儿,更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体检和神经系统评估。在照顾新生儿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度刺激,动作要轻柔,防止意外伤害。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新生儿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