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性传染病,其病原体耐碱不耐酸;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典型症状有剧烈腹泻、呕吐、脱水等,儿童和老年人表现有差异;可通过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诊断;治疗需补液和抗菌;预防要注意饮水、食物安全,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可接种疫苗。
一、病原体特点
霍乱弧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有菌毛和单鞭毛,运动活泼。该菌耐碱不耐酸,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因条件而异,在合适的水体等环境中可较长时间存活。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例如,在卫生条件差、水源被污染的地区,人们饮用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后,容易感染发病;食用了被污染且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也可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剧烈腹泻:多为无痛性剧烈腹泻,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水样,随后变为米泔水样,每天腹泻次数可达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呕吐:一般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呈水样。
脱水表现:由于大量腹泻和呕吐,患者会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窝凹陷、口渴、尿量减少等。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感染霍乱后,由于其体液量相对较少,脱水症状出现较快且可能更严重。比如婴儿可能迅速出现囟门凹陷、眼窝深陷、啼哭无泪、口唇干燥等明显脱水征象,同时可能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感染霍乱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等。其腹泻和呕吐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脱水等全身状况恶化可能较快。
四、诊断方法
1.粪便检查:通过显微镜检查粪便中是否有霍乱弧菌,可采用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弧菌。还可进行粪便的细菌培养,能明确是否有霍乱弧菌生长。
2.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霍乱弧菌的抗体,若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有助于诊断。
五、治疗原则
1.补液治疗:是治疗霍乱的关键措施,通过口服或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例如,口服补液盐可用于轻、中度脱水患者,静脉补液用于重度脱水患者,快速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2.抗菌治疗:使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减少腹泻量和排菌时间。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多西环素等,但需要根据当地霍乱弧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六、预防措施
1.饮水安全:饮用安全水,如煮沸后的水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井水等可能被污染的水源。
2.食物安全:食用彻底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街头无卫生保障的食品。对于食物的储存要注意卫生,防止被霍乱弧菌污染。
3.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加强对粪便、垃圾的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和食物。
4.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前、便后等。
5.疫苗接种:部分地区可接种霍乱疫苗来预防霍乱,尤其是高危人群,如前往霍乱流行地区的人员等。疫苗接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霍乱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杜绝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