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咳嗽是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低烧咳嗽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种原因可致,如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因素等。鉴别需考虑流行病学史,行核酸检测、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低烧咳嗽需特别注意,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谨慎用药,老年人易现不典型症状且易并发,孕妇用药需谨慎,要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情况。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低烧咳嗽的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烧(体温一般在37.3~38℃)、咳嗽症状,咳嗽多为干咳,也有少部分患者会有咳痰情况。但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其他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引发类似表现,比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也会有低烧、咳嗽等症状。
二、其他可能引起低烧咳嗽的情况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肺部感染,除了低烧、咳嗽外,可能还会有咳脓痰、胸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常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可能出现低烧、咳嗽等表现,同时还会有关节肿痛、晨僵等其他系统受累的症状。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吸入刺激性气体等,也可能导致呼吸道受到刺激,出现低烧、咳嗽,脱离相应环境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三、如何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史:要询问近期是否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是否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等。如果有明确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或去过疫情高发地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相对增大。
相关检查:
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通过采集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若结果为阳性,则提示感染新冠病毒。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多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降低等。
胸部影像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胸部CT可能会有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表现,如磨玻璃影等,但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有类似影像学改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低烧咳嗽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需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比如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学龄前期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避免自行随意使用成人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低烧可能不明显,但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等。所以老年人出现低烧咳嗽时,要注意监测体温、呼吸等情况,一旦有异常需尽快就医,并且在就医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既往病史等情况。
孕妇:孕妇出现低烧咳嗽需要谨慎处理,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诊疗,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向医生说明怀孕的情况,以便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