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烫伤需立即脱离热源,用15-20℃冷水冲洗至少10-15分钟,再判断烫伤程度处理,一度烫伤涂儿童适用烫伤药,二度烫伤小水疱可自吸收、大水疱专业处理,三度烫伤立即送医,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观察全身症状,婴幼儿要轻柔处理且密切观察,有基础病史儿童要防感染并谨慎处理。
一、立即脱离热源
1.快速移离:若儿童被热液烫伤,应迅速将其移离热液环境,例如若孩子是被开水烫伤,要马上让孩子远离开水源,避免持续接触导致烫伤加重。此步骤需迅速完成,以减少热液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因为热液持续作用会使烫伤程度加深,尤其对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的情况,更需尽快脱离热源。
二、冷水冲洗降温
1.冷水选择与时间: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水温一般控制在15-20℃为宜,冲洗时间至少10-15分钟。冷水冲洗可以带走热量,减轻烫伤处的热度,缓解疼痛,同时还能减少烫伤深度。对于婴幼儿,冲洗时要注意水流不宜过强,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因为冷水降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三、判断烫伤程度并处理
1.一度烫伤: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此时经过冷水冲洗后,可涂抹一些具有烫伤修复作用的外用药物(需选择儿童适用的),保持烫伤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因为一度烫伤损伤较浅,通过简单处理可促进恢复。
2.二度烫伤:如果烫伤处出现水疱,小水疱一般可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则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处理,避免自行挑破水疱引发感染。二度烫伤需要更谨慎的处理,防止感染是关键,儿童皮肤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风险更高。
3.三度烫伤:烫伤处皮肤苍白、焦黑,这种情况较为严重,需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现场可简单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避免伤口进一步污染。三度烫伤损伤深达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自行处理难以恢复,必须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治疗。
四、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1.创面覆盖:在经过初步处理后,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覆盖烫伤部位,避免伤口接触灰尘、细菌等,防止感染。对于儿童来说,要确保覆盖物清洁、柔软,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因为感染会加重烫伤病情,影响愈合,儿童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发生感染。
五、观察病情变化
1.全身症状监测:密切观察儿童的全身情况,如是否有发热、寒战、精神萎靡等表现。因为严重烫伤可能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儿童对病情变化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若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提示有感染等情况,需尽快就医。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皮肤更娇嫩,烫伤后更应迅速、轻柔处理。在冷水冲洗时要注意水温及水流,避免因不适而哭闹挣扎导致二次损伤。同时,密切观察婴幼儿烫伤后的反应,如是否有异常哭闹不止、进食减少等情况,及时判断病情。
2.有基础病史儿童:如果儿童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等,烫伤后更要注意预防感染,且在处理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烫伤的恢复和对感染的抵抗能力,需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烫伤情况,以便综合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