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帕金森病有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表现为严重震颤、肌强直加重;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与精神障碍(老年患者风险更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等)、睡眠障碍(普遍存在,影响日常生活)
一、运动症状
1.严重的震颤: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震颤更为显著,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幅度大且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穿衣、进食等动作都会因震颤而变得困难,这是由于疾病进展导致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控功能进一步失调,使得震颤持续加重。
2.肌强直加重:肌肉僵硬情况明显加剧,患者肢体活动严重受限,关节活动困难,身体变得非常僵硬,像被“冻住”一样,运动迟缓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行走时起步艰难,一旦开始行走则呈小碎步向前冲,难以自如停止,这是因为基底核等神经结构的病变持续发展,使得肌肉的张力调节机制严重紊乱。
二、非运动症状
1.认知与精神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同时,还可能伴有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这与帕金森病病变累及脑内多个与认知、精神相关的区域有关,随着病情进展,神经细胞的损伤进一步影响了这些区域的正常功能。
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老年帕金森病晚期患者认知与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由于老年人群本身脑功能有一定退化,疾病进一步加重了脑内神经结构的损伤,使得认知和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更为明显,需要更加细致的照护来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多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便秘、尿频、尿急、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等。便秘是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原因导致,长期便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困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症状,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受损。
对特殊人群的提示:对于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帕金森病晚期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要格外小心,动作应缓慢,防止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受伤;对于便秘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缓解便秘的药物,但要谨慎选择,避免对其他症状产生不良影响。
3.睡眠障碍: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较为普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中频繁觉醒、多梦、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恢复,导致患者白天精神萎靡、疲劳加重等。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帕金森病病变影响了脑内调节睡眠的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疾病进展使得这种调节功能失衡更加严重。
不同生活方式患者的注意事项:对于有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晚期患者,无论生活方式如何,都应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和适宜的温度。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尽量固定上床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如果是有夜间频繁觉醒等情况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在睡前摄入过多液体,减少夜间起夜的次数,以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