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如何治疗
胃出血的急救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等一般急救措施,药物治疗(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止血药物等),内镜治疗(内镜下止血),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及栓塞),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补液等,老年要综合基础病,女性要考虑月经等,有基础病史患者要管理基础病史并随访监测。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胃出血时可能有血液反流至气道,需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窒息,这对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儿童,因其气道更狭窄,窒息风险更高。
2.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循环状况和氧合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等基础情况较差者尤为关键,可更早发现休克等严重情况。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止血,还能避免胃酸进一步腐蚀创面,例如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2.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等,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凝血,但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出血风险与药物副作用。
三、内镜治疗
1.内镜下止血: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可通过内镜进行止血治疗,如电凝止血、注射止血等方法,能直接针对出血病灶进行处理,相比药物治疗更具针对性,适用于各种年龄层,但儿童需在专业儿科内镜医生操作下进行,确保安全。
四、介入治疗
1.血管造影及栓塞:当内镜治疗无效等情况时,可考虑行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后进行栓塞治疗,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胃出血情况有较好疗效,但需要专业的介入团队操作,不同年龄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血管条件等需综合考虑。
五、手术治疗
1.外科手术:在上述治疗方法均无效时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胃大部切除术等,但手术创伤较大,需严格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耐受能力,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更高,需谨慎权衡利弊。
六、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胃出血可能与先天性疾病、感染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补液量和速度的控制,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且药物选择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尽量选择对儿童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内镜操作时要轻柔准确。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胃出血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抑制胃酸药物时要注意对胃肠道黏膜修复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要更频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胃出血时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身体状况的影响,在选择止血药物等治疗手段时要兼顾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某些止血药物可能对月经有影响等情况需提前评估。
4.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肝硬化等病史的患者,胃出血复发风险较高,在治疗本次胃出血的同时,要针对基础病史进行管理,如肝硬化患者要注意维持肝功能,溃疡病史患者要注意预防溃疡复发等,定期随访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