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症状
破伤风有潜伏期,通常7-8天但有波动;前驱期有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局部疼痛红肿等局部症状;发作期有肌肉痉挛与强直(咀嚼肌最早受累等多种肌肉表现)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儿童表现有肌肉痉挛泛发、呼吸困难突出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前驱期轻,发作期肌肉痉挛不剧烈但自主神经紊乱明显,预后差;孕妇患病除自身症状外还会影响胎儿,治疗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一、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7~8天,但也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的长短与伤口部位、创伤程度及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潜伏期越短,病情往往越严重。例如,头面部、颈部或会阴部的严重创伤导致的破伤风,潜伏期可能较短,预后相对较差。
二、前驱期
1.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这些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例如,部分患者在受伤后数天内首先感觉全身不适,肢体有酸胀感。
2.局部症状:受伤部位可能有疼痛加剧、伤口周围红肿等表现,但这些局部症状可能并不特异,容易被忽视。
三、发作期
1.肌肉痉挛与强直
咀嚼肌:最早受累的肌肉通常是咀嚼肌,患者会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这是由于咀嚼肌持续痉挛所致,严重时患者甚至无法进食和饮水。
面部肌肉:面部表情肌痉挛可导致面部呈特殊的痉挛状态,如蹙眉、口角下缩、咧嘴等。
颈部肌肉:颈部肌肉痉挛时,患者颈部强直、头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态(严重时整个身体向后弯曲如弓状)。
背部肌肉:背部肌肉痉挛可使患者背部过度伸展,身体呈弓形。
四肢肌肉:四肢肌肉痉挛时,患者会出现屈肌比伸肌更强烈的痉挛,导致双拳紧握、下肢伸直等表现。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可出现大汗、血压波动、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导致其功能失调。例如,大量出汗可能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可能较为明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儿童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肌肉痉挛可能更易泛发,且可能出现呼吸肌痉挛导致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更为突出。例如,幼儿患破伤风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窒息的风险,因为其呼吸肌痉挛可能迅速影响呼吸功能。同时,儿童的潜伏期可能相对较短,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救治。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较多等因素,破伤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前驱期症状可能较轻,而发作期的肌肉痉挛可能相对不如年轻人剧烈,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如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增加了救治的难度。此外,老年人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受伤后发生破伤风的风险相对较高,且预后可能相对较差。
3.孕妇:孕妇患破伤风时,除了自身出现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肌肉痉挛可能导致孕妇缺氧,进而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增加胎儿窘迫、早产等风险。同时,治疗破伤风的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的不良影响,需要在治疗时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