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盆腔积液的原因有哪些
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包括排卵期因卵泡破裂少量卵泡液积聚及月经期少量经血逆流致少量积液,多可自行吸收;病理性有盆腔炎性疾病(细菌感染致渗出增加)、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致血液积聚)、黄体破裂(外力致黄体破裂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出血刺激)、盆腔恶性肿瘤(肿瘤生长致渗出或出血),各有不同病因与表现。
一、生理性盆腔积液
1.排卵期积液:女性在排卵期时,卵泡破裂,少量卵泡液会积聚在盆腔,形成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积液量较少,通常不超过10-15mm,且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可自行吸收,这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相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年龄上多见于有正常月经周期的育龄女性。
2.月经期少量积液:月经期少量经血逆流至盆腔也可导致少量盆腔积液,这是因为月经期间盆腔处于一种相对特殊的生理状态,经血有少量逆流进入盆腔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一般积液量也较少,随着月经结束多可自行缓解,女性在月经期时需注意个人卫生等情况。
二、病理性盆腔积液
1.盆腔炎性疾病
病因: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是高发人群,因为性生活可能增加病原体感染的机会,例如不洁性生活史等情况可能导致病原体入侵盆腔,引起盆腔炎症,炎症刺激导致渗出增加,从而形成盆腔积液。
表现:患者多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盆腔积液量可因炎症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通过妇科检查等可发现盆腔有炎性渗出形成的积液。
2.异位妊娠
病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如输卵管妊娠等。当异位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会有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多见于有停经史、腹痛等表现的女性,尤其是有输卵管炎症等病史的女性,输卵管炎症可能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输,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风险。
表现:除了盆腔积液外,患者多有停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等表现,通过超声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3.黄体破裂
病因:多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黄体期,黄体形成后,血管增生丰富,若受到外力等因素影响,如剧烈运动、性生活等,可导致黄体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多见于育龄女性,尤其是有剧烈运动等诱因的人群。
表现:患者多有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部疼痛,伴有腹腔内出血时可有头晕、乏力等表现,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及腹腔内出血情况。
4.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盆腔等部位,异位的内膜细胞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等变化,刺激盆腔组织,导致炎性反应和积液形成。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但多见于育龄女性,其发病与子宫内膜种植、免疫等因素相关。
表现:患者多有痛经、月经异常、不孕等表现,盆腔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异位病灶及积液等情况。
5.盆腔恶性肿瘤
病因: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可侵犯周围组织,导致渗出增加或血管破裂出血等,从而引起盆腔积液。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激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表现:患者多有腹部肿块、腹胀、消瘦等表现,盆腔积液量一般较多,通过影像学等检查可辅助诊断肿瘤及盆腔积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