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症状治疗方法
儿童哮喘需从避免触发因素控制、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管理。要识别规避过敏原、避免呼吸道感染;使用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治疗;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运动管理;婴幼儿要注意药物剂型等,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避免触发哮喘症状的因素控制
1.识别并规避过敏原:儿童哮喘常与过敏原相关,需仔细观察孩子症状发作规律,找出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等过敏原。对于尘螨过敏的儿童,应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套,使用防螨床品;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孩子外出时间,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这是因为过敏原持续刺激呼吸道,会诱发哮喘发作,通过规避过敏原可从源头减少哮喘症状触发。
2.避免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易引发儿童哮喘发作或使症状加重。儿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人群。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因为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影响气道功能,进而诱发哮喘症状。
二、药物治疗
1.缓解药物:短效β受体激动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等,可快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气促等症状,但不建议长期单一使用,仅在有急性症状时按需使用。
2.控制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如布地奈德等,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来控制哮喘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白三烯调节剂也是常用的控制药物,如孟鲁司特钠,它能特异性拮抗白三烯受体,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儿童进行深呼吸训练和缩唇呼吸等。深呼吸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缩唇呼吸能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改善通气功能。例如,让儿童取舒适体位,缓慢深吸气,然后缓慢缩唇呼气,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这种锻炼方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时的不适。
2.运动管理: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但要避免在过敏原浓度高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等,游泳时空气湿度和温度相对稳定,且水的浮力对胸廓的压力有助于呼吸功能锻炼,同时能增强儿童体质,但运动前可适当使用预防性药物,以降低运动诱发哮喘的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哮喘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式,尽量选择婴幼儿适用的剂型,如雾化吸入制剂。同时,要密切观察其呼吸、精神等状况,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
2.女童与男童:在哮喘治疗过程中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日常生活管理中需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等进行个性化引导,确保孩子能配合治疗措施的执行,如鼓励女童积极参与呼吸锻炼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控制哮喘。
3.有特殊病史儿童:对于有食物过敏病史的哮喘儿童,在饮食管理上要更加严格,除了规避已知过敏原食物外,还需定期评估营养状况,确保孩子能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以支持生长发育。对于曾有严重哮喘发作住院经历的儿童,要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其因心理阴影而抗拒治疗,影响哮喘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