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严重怎么办
胃出血需立即就医评估,包括问诊、体格检查、血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胃镜等检查;一般急救措施有卧床休息(平卧位、下肢抬高,呕血者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血容量包括输血和补液;针对病因治疗因出血原因不同而异,如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分别有相应治疗;术后及康复要注意饮食调整(逐渐过渡、避免刺激)和定期复查(监测胃内情况、治疗基础病预防复发)
一、立即就医评估
胃出血严重时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出血的诱因、出血的量(如呕血的量、黑便的次数等)、是否有头晕、心慌、乏力等表现,还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同时可能会安排血常规检查,通过血红蛋白下降程度评估失血情况;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明确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必要时会做胃镜检查,直接观察胃内出血部位,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对失血的耐受能力较差,更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年轻患者若有基础疾病或大量出血情况,也需紧急处理。
二、一般急救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应取平卧位,将下肢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对于有呕血的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下降,卧床时要注意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等异物。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能需要进行吸氧等处理,以维持机体的氧供。
三、补充血容量
输血治疗:如果患者失血较多,血红蛋白过低,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输血,补充丢失的血液成分,纠正贫血,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对于老年患者,输血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心、肺功能相对较弱,输血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补液:会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补充丢失的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心肺功能、出血量等调整补液的速度和量。
四、针对病因治疗
消化性溃疡出血: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导致的胃出血,可能会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和止血。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可能会采取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等治疗措施,必要时还可能进行内镜下治疗或介入治疗等。
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如果是药物、应激等因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需要停用相关可疑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五、术后及康复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在出血停止后的恢复期,饮食要逐渐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开始时可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等,然后逐渐增加饮食的量和种类。避免食用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以免再次引起胃出血。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调整更要循序渐进,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监测胃内情况,了解溃疡愈合情况、静脉曲张变化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定期复诊,预防胃出血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