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标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丧失,随医学发展其概念渐被广泛接受。判断标准有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可逆性昏迷)、临床判定(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和确认试验(脑电图呈电静息、经颅多普勒超声呈无脑血流灌注现象、体感诱发电位N9和/或N13存在而N20消失)。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脑发育未成熟判断更复杂;老年人多种基础病会影响脑功能评估;有特殊生活方式或病史者(如长期酗酒、吸毒、癫痫病史)需排除相关因素影响再判断。
一、脑死亡的概念
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即死亡。传统意义上以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判定标准,但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脑死亡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二、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1.先决条件
昏迷原因明确:必须有导致脑功能严重损害的明确病因,如严重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排除可能导致可逆性昏迷的因素,如药物中毒、低温、代谢紊乱等。
排除可逆性昏迷:需排除药物中毒、低温(核心体温低于32℃可能影响脑功能判断)、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导致的昏迷。
2.临床判定
深昏迷:患者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包括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针刺等),肢体无自主活动。
脑干反射消失:脑干反射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前庭眼反射、咳嗽反射等。这些反射的消失提示脑干功能丧失。例如,瞳孔对光反射是检查用强光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双侧瞳孔的收缩情况,若双侧瞳孔均无收缩反应,则提示脑干相应部位功能受损。
无自主呼吸:通过自主呼吸激发试验来判断。先将患者脱离呼吸机10分钟,维持PaCO在60mmHg左右或较基础值升高20mmHg以上,若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则判定为无自主呼吸。
3.确认试验
脑电图(EEG)呈电静息:脑电图是记录脑电活动的检查方法,脑死亡时脑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即无脑电活动。需在符合脑电图检查技术标准的情况下,记录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呈无脑血流灌注现象:TCD可检测颅内血管内的血流情况,脑死亡时表现为颅内血流信号消失或出现振荡血流频谱等特征性改变。
体感诱发电位(SEP)N9和(或)N13存在,N20消失:SEP是检测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脑死亡时N20波消失,提示大脑皮质功能丧失。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脑发育尚未成熟,脑死亡的判断更为复杂,需要更加谨慎。其判断标准与成人基本相似,但在确认试验的应用和观察时间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脑电图等检查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痴呆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脑功能的评估。在判断脑死亡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基础疾病情况,避免将基础疾病导致的脑功能损害误判为脑死亡。
3.有特殊生活方式或病史者:长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在判断脑死亡时需要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此外,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在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的昏迷和脑功能异常,需要等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