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早期症状
疟疾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发热呈周期性,间日疟和卵形疟多隔日发作,三日疟隔两日发作,恶性疟发热不规则,儿童高热易惊厥,老年人发热反应不典型;还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症状;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早期贫血表现相对较轻,有面色、睑结膜、甲床等部位轻度苍白,不同年龄人群表现观察重点不同。
疟疾早期常出现周期性发热。一般先有一段时间的寒战,患者感觉寒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寒战持续数分钟到1小时左右,随后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甚至更高,患者会出现高热、面色潮红、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这种发热具有周期性,间日疟和卵形疟多为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为隔两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发热则较为不规则,但也常呈间歇性发作。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高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这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以及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有关;而老年人对发热的耐受和反应可能相对不典型,需更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生活方式方面,若在疟疾流行区活动后出现发热,需高度警惕疟疾可能。有疟疾病史的人群再次发作时早期发热特点可能与初次发作有一定关联,但也会因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有所不同。
其他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即使经过短暂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疟原虫在体内繁殖,破坏红细胞等过程会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和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全身乏力。不同性别在乏力表现上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乏力感,若此时出现疟疾相关乏力,需注意区分。
肌肉酸痛: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尤其是大肌群酸痛,如腿部、腰部肌肉等。这是由于发热及机体的炎症反应等因素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的。儿童由于活泼好动,肌肉酸痛可能会更明显影响其活动状态;老年人肌肉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肌肉酸痛时恢复相对较慢,需注意休息和观察。
头痛:多数患者会有头痛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胀痛、跳痛等。是因为发热引起脑血管扩张、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刺激头部神经所致。对于有基础头痛病史的人群,出现疟疾相关头痛时需谨慎鉴别,避免延误病情或误判原发病。
消化系统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患者不想进食,看到食物没有胃口。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少数人会有呕吐症状。这是因为疟原虫感染后引起的全身代谢改变以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比如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酶分泌和胃肠蠕动等。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疟疾早期消化系统症状可能相对更突出,如可能出现腹泻等情况,需注意与其他消化道疾病鉴别;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本身逐渐减退,出现食欲减退等症状时更要关注是否与疟疾相关,同时要注意防止因食欲减退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贫血相关表现(早期相对较轻)
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早期可能出现轻度的面色、睑结膜、甲床等部位苍白,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缺氧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贫血表现的观察重点不同,儿童需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长期慢性贫血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基础贫血情况,疟疾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加重其全身状况的恶化,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