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和肺结核症状的区别
肺癌与肺结核在症状表现和全身症状方面有诸多不同。肺癌多为刺激性干咳,可痰中带血或间断少量咯血,多为肿瘤坏死吸收的低热,短期内明显消瘦,晚期出现恶病质;肺结核咳嗽多为长期慢性,可咯血,多为午后低热伴盗汗等,消瘦进展相对缓慢,活动期全身状况差但规范治疗后可改善。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咳嗽特点
肺癌:多为刺激性干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咳嗽,部分患者可伴有咳痰,若肿瘤导致支气管狭窄,咳嗽可能呈进行性加重。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出现刺激性干咳需警惕肺癌,因为长期吸烟史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多环芳烃等致癌物可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引发细胞恶变,进而导致咳嗽症状。
肺结核:咳嗽多为长期慢性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部分患者会有咳痰带血情况,若合并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结核病接触史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结核菌感染人体后,会在肺部引起炎症反应,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等症状。
(二)咯血情况
肺癌: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少量咯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大咯血。多见于中央型肺癌,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肿瘤生长过程中血管破裂可导致咯血,中老年有吸烟史者出现痰中带血要高度怀疑肺癌。
肺结核:咯血较为常见,量可多可少,小量咯血可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可危及生命。结核病灶累及肺部血管,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血管破裂引起咯血,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曾患肺结核未彻底治愈者需留意。
(三)发热表现
肺癌:一般发热多为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的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多见于癌性发热,肿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等致热物质可引起发热,中老年患者长期低热伴咳嗽等症状要排查肺癌。
肺结核:多为午后低热,体温一般为37.3℃-38℃,可伴有夜间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结核菌感染人体后,作为一种病原体,会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午后体温升高,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患肺结核时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但仍有午后低热等特点。
二、全身症状方面
(一)体重变化
肺癌:短期内可出现明显消瘦,体重下降较快。因为肿瘤是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生长繁殖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会掠夺人体营养,同时肺癌患者食欲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摄入减少,所以体重下降明显,中老年肺癌患者常伴有体重快速减轻。
肺结核:也会出现消瘦,但一般进展相对缓慢,患者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结核菌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与结核菌斗争,消耗能量,同时结核中毒症状影响患者食欲,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出现消瘦,但相较于肺癌,消瘦速度相对较慢,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但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体重逐渐减轻。
(二)全身状况
肺癌: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贫血、乏力等,活动耐力明显下降。随着肿瘤进展,转移扩散等情况加重,全身状况急剧恶化,老年肺癌患者身体机能本就相对较弱,恶病质表现可能更突出。
肺结核: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有乏力、疲倦等表现,但经过规范抗结核治疗后,全身状况可逐渐改善。不同年龄的肺结核患者,儿童患者可能因生长发育受影响,全身状况下降更明显,而成年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恢复相对较好,但仍需较长时间调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