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和痘痘有什么区别
痤疮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痘痘是其常见表现形式,痤疮包含多种类型痘痘表现,定义上痤疮与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痘痘是痤疮皮肤外观体现;临床表现上痤疮有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等多种形式,痘痘即这些具体皮肤损害;发病机制上痤疮与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其发病及表现。
定义方面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生与雄激素水平异常、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多种因素相关,可发生于青春期前后的人群,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段。
痘痘:通常指的是痤疮表现出的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小皮疹,是痤疮在皮肤外观上的直观体现,比如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都可称为痘痘。
临床表现差异
痤疮的多种表现形式
白头粉刺:又称为闭合性粉刺,表现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灰白色丘疹,不易挤出脂栓,好发于面部、额头等部位,青春期人群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相对更易出现。
黑头粉刺:也叫开放性粉刺,是毛囊口的小丘疹,顶端呈黑色,是因为皮脂氧化及尘埃污染所致,可挤出脂栓,常见于面部T区(额头、鼻子、下巴区域)。
炎性丘疹:表现为红色的小疙瘩,直径一般在1-5毫米左右,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多由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引起,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若处于青春期,雄激素水平高导致皮脂分泌多,更容易引发炎性丘疹。
脓疱:表现为含有脓液的小疱,周围有红晕,脓疱的形成多是在炎性丘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加重可导致脓疱产生,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熬夜、高糖高脂饮食等会加重痤疮病情,进而影响脓疱的出现概率。
结节:大小在1厘米以上,触之较硬,有疼痛感,多发生在痤疮较严重的情况,成人也可能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出现结节性痤疮。
囊肿:大小不一,呈圆形,触之有囊性感,常继发化脓感染,愈合后可形成瘢痕,青少年及成人都可能出现,有特定病史或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
痘痘的具体表现:痘痘主要就是上述这些具体的皮肤损害表现,如上述的白头、黑头、炎性丘疹等外观形态。
发病机制相关差异(体现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
痤疮的发病机制
雄激素水平异常:青春期人群雄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加,这是青春期痤疮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成人若内分泌失调,雄激素水平异常也可引发痤疮。
皮脂分泌增加: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皮脂分泌增加都是痤疮发病的基础因素,青春期人群由于自身内分泌特点,皮脂分泌通常更为旺盛,而一些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饮食会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皮脂,加重痤疮病情,影响痤疮的发生发展。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会导致导管变窄、堵塞,皮脂排出受阻,形成粉刺,不同年龄人群毛囊皮脂腺导管对激素等因素的反应不同,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导管角化情况,如长期暴晒等可能影响皮肤状态,间接影响导管角化。
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炎性丘疹、脓疱等痤疮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皮肤局部的微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中的卫生状况等会影响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情况,比如不注意面部清洁,会增加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的偏差,影响痤疮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