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可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等类型,流行性腮腺炎有前驱症状、腮腺肿大及其他表现等,化脓性腮腺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可通过接触史辅助判断,流行性腮腺炎有密切接触史风险高,化脓性腮腺炎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诱发因素有关;还可结合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等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儿童、成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患腮腺炎各有判断特点。
一、腮腺炎的症状表现
腮腺炎主要包括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等类型,不同类型症状有所差异,但常见的判断要点如下:
流行性腮腺炎:
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有短暂的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缺乏、低热、头痛、肌痛等,一般持续1-2天。
腮腺肿大:最突出的表现是腮腺肿大,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腮腺区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有弹性感并有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食物时)时疼痛加剧。一般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及以上,热程一般为7-10天。部分男性患者可能会并发睾丸炎,表现为睾丸肿胀、疼痛;女性患者可能并发卵巢炎,出现下腹疼痛等症状。
化脓性腮腺炎:
局部症状:多为单侧腮腺受累,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挤压腮腺时可见腮腺导管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全身症状:患者全身症状较明显,可有高热、寒战等表现。
二、通过接触史辅助判断
流行性腮腺炎:如果近期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如接触了患病儿童或成人,那么自身患流行性腮腺炎的风险会增加。因为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可以在空气中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
化脓性腮腺炎:通常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口腔卫生不良等情况下,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逆行感染腮腺导致发病,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这些相关的诱发因素。
三、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
血常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血清学检查:对于流行性腮腺炎,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分离: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是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科研等特殊情况下开展。
四、特殊人群的判断特点
儿童:儿童患腮腺炎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太典型,但腮腺肿大往往较为明显。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判断时需密切观察其全身症状,如发热情况、精神状态等。同时,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时,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的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更高,需要特别关注。
成人:成人患腮腺炎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较重,如高热持续时间较长等。在判断时要详细询问接触史以及近期的身体状况等。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患腮腺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病情可能更为严重,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在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以及全身表现等,必要时需进行更详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