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伤寒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古代伤寒概念宽泛,广义为一切外感热病总称,狭义与现代伤寒不同;临床有发热、恶寒等症状;病因是外邪侵袭,病机涉及卫气及病邪深入影响脏腑;与现代医学疾病有关联但概念、诊断、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患伤寒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病情变化快、用药谨慎,老年人恢复慢、防并发症且用药谨慎,孕妇用药需慎重、权衡病情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

古代伤寒的临床症状表现

发热:患者多有持续发热的表现,体温可较高,且发热的特点在不同阶段有所差异。初期可能是低热逐渐上升,中期则多为持续高热状态。

恶寒:常伴有明显的怕冷症状,即使在室内加盖被子等保暖措施后,怕冷的感觉仍难以缓解,与发热同时并见,是外感病邪侵袭肌表的一种表现。

头痛:头部疼痛较为常见,疼痛的部位可累及整个头部或特定区域,疼痛性质多为胀痛或重痛等。

身体酸痛:肌肉关节等部位会出现酸痛不适,活动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与外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古代伤寒的病因病机

病因:主要认为是外感风寒之邪等外邪所致。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在人体正气虚弱时,侵袭人体而引发伤寒。例如在气候突变、人体卫外功能减弱时,风寒之邪容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病机:外邪侵袭人体后,首先影响人体的卫气功能,导致卫气被郁,出现恶寒发热等表证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邪可进一步深入,影响到人体的气血、脏腑等。比如病邪传入阳明经,则可出现阳明燥热亢盛的表现,如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若传入少阳经,则会出现半表半里的证候,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

古代伤寒与现代医学疾病的关联及区别

关联:古代伤寒中的部分病症与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感染性疾病有相似之处。例如,古代描述的一些以高热、恶寒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热病,可能与现代医学中的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等引起的发热性疾病有一定关联,都涉及到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的免疫反应等过程。

区别:古代伤寒的概念更为宽泛和模糊,没有现代医学那样精确的病原学诊断。现代医学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的检测等,而古代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表现来进行判断。同时,古代伤寒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也有很大不同,古代多采用中药方剂等进行辨证论治,而现代医学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等治疗手段。

特殊人群患古代伤寒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患古代伤寒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由于儿童表达症状的能力有限,需要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同时,儿童在用药方面需格外谨慎,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适当增加衣物保暖(但要避免过度保暖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保证充足休息等,且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患古代伤寒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其营养状况的维持,因为患病期间身体消耗较大。在观察病情时,需关注其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等,同时用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温和且适合的治疗方式。

孕妇:孕妇患古代伤寒时,用药需要特别慎重,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权衡病情轻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如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了解疾病
伤寒
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与伤寒沙门菌感染有关。当正常人群与带菌感染者密切接触或摄入了被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后,致病菌就会进入消化道,而未被胃酸杀灭的病菌会进一步穿过肠黏膜屏障,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并通过淋巴或血行途径进行播散,从而引起感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伤寒病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造成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患者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
古代的伤寒是什么病?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就是由细菌造成的肠道方面的传染病,伤寒杆菌就是这种病的病原菌。伤寒是由于伤寒杆菌而造成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成年人感染伤寒会表现出发烧、咳嗽、头痛、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表现出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伤寒是什么病严重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属于肠道传染性疾病,是由于伤寒杆菌感染造成的。伤寒是否算是严重的疾病,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是程度较轻,就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如果是程度较重,很容易造成肠穿孔或者肠出血,因此算是比较严重的疾病。
伤寒是什么病?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是由于伤寒杆菌感染造成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就是病人以及带菌者,可以经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平常要重视伤寒杆菌的预防,不要吃没有煮熟的食物。适当的锻炼身体,可以提升个人的免疫力,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一旦确诊,就需要给予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伤寒沙门菌感染症状是什么?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沙门菌又称为伤寒杆菌,感染后患者一般会伴有发热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体温可高到39-40℃以上。其次,患病期间还可能会出现咳嗽、咽喉部疼痛、表情淡漠、听力减退、全身乏力以及腹胀、腹泻或者是便秘等症状。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药物治疗。患病期间还需调整好饮食习惯,避免食用生
伤寒是传染病吗?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是传染病。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会引起该病。伤寒带菌者和患者是伤寒的唯一传染源,日常密切接触苍蝇、蟑螂也可引起伤寒散发流行。因此当患者得了伤寒后,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我隔离,以免将病情传染给家庭成员,比如伤寒患者应避免用手为他人抓取
伤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比如摄入不干净食物或被污染的水,而携带有伤寒沙门菌的人或已经被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伤寒的患者会出现发烧、腹泻或便秘、腹痛、乏力、干咳、厌食等症状;当诊断为伤寒时,首先需要进行隔离治疗,临床上会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进行治疗。隔离治疗
伤寒是什么病?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副伤寒是指感染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病变,可以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副伤寒甲、乙两型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等和发热为典型表现;丙型副伤寒症状多样较复杂,除消化道症状外可伴随高热、寒战、皮疹、肝脾肿大以及皮肤黄染等症状。副伤寒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
斑疹伤寒传染吗?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斑疹伤寒会传染,而其中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致病原为普氏立克次体,一般通过体虱叮咬传播,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致病原则为莫氏立克次体,则主要由寄生于老鼠体表的跳蚤叮咬传播,所以杜绝疾病传播的重点在于灭杀老鼠、跳蚤、虱子等有害动物及对患者进行收容隔离治疗。患者一般发病仓促,可骤然间出现高热,同时可伴有头痛、眩晕
伤寒和副伤寒的区别?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病菌类型不同,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般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干咳、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病程大约4周左右。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甲、乙副伤寒与伤寒症状类似但病程短且病症轻,副伤寒丙症状与甲、乙类似,但有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发炎的现象,儿童或体质较差人群会出现
伤寒病是什么病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伤寒病是指感受寒邪导致外感风热疾病,当患者身体患有该疾病时会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不足,出现身体发热、口干舌燥、舌苔发厚以及干呕和腹痛、脉搏减弱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饥饿但食欲下降、容易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风寒感冒。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以后需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免疫能力,适当增加衣物不要使身体受风受寒。
伤寒是什么症状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伤寒由于伤寒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早期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和发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可导致发烧,主要以稽留热为主。同时,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反应迟钝、呆板、表情淡漠、体力下降等。在7到14天会出现淡红色的斑丘疹,,容易导致肝脾的肿大。并发症高发容易出现
伤寒确诊需做什么检查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确诊伤寒需要做血常规和血培养以及大便培养和肥达式反应等检查综合分析诊断。一般感染早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后,再做血培养检查,阳性率比较高。患病三到四周以后,大便培养阳性率比较高,可以达到80%以上。所以通过做大便培养和肥达氏反应实验等诊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