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症状
肌筋膜炎症状多样,包括局部及牵涉痛、肌肉紧张与痉挛、活动受限、有压痛点及伴随疲劳、睡眠障碍等表现,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殊处理。
局部疼痛:是肌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可局限于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比如腰部肌筋膜炎患者常表现为腰部局部的疼痛,肩颈部肌筋膜炎患者则是肩颈部的疼痛。疼痛的程度会因病情的轻重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劳累、受凉等因素刺激下,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人群,肩颈部肌筋膜炎发病率较高,其肩颈部会经常出现疼痛不适,且在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疼痛会明显加剧。
牵涉痛:疼痛可能会向周围部位牵涉,比如腰部肌筋膜炎可能会牵涉到臀部甚至下肢出现疼痛,但这种牵涉痛的范围相对较局限,与神经根受压导致的放射性疼痛有所不同,一般不会出现神经根受压所导致的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等更严重的神经症状。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病部位的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硬,患者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肌肉发紧。以腿部肌筋膜炎为例,患者腿部肌肉会有紧绷感,活动时会受到一定影响。
肌肉痉挛:有时会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突然的、不自主的收缩,可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并且肌肉痉挛发作时能摸到坚硬的条索状硬结。比如小腿肌筋膜炎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导致行走困难。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等因素,患者相应部位的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肩颈部肌筋膜炎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减小,不能自如地进行上举、外展等动作;腰部肌筋膜炎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等活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运动功能受限:对于一些需要频繁使用患病部位肌肉进行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会出现运动功能受限的情况,影响其正常的训练和比赛。比如跑步运动员患有腿部肌筋膜炎时,会影响其跑步的速度和耐力。
其他表现
压痛点:在患病肌肉的起止点或肌腹等部位常可找到固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往往是诊断肌筋膜炎的重要依据之一。用手指按压压痛点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而且有时在压痛点处可摸到结节或条索状物。例如,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在背部特定区域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
伴随症状:病情较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肉萎缩的情况,但相对较少见。另外,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疲劳、睡眠障碍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长期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心理状态,进而导致全身不适。比如长期受腰部肌筋膜炎困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睡眠障碍问题,同时感觉身体容易疲劳。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患肌筋膜炎时,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中老年人群由于肌肉、筋膜等组织的退行性变,肌筋膜炎的症状可能相对更顽固;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姿势的改变等因素,也容易出现肌筋膜炎相关症状;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肌筋膜炎的概率较高,且症状可能更明显;有既往肌肉、筋膜损伤病史的人群,肌筋膜炎复发的可能性较大,症状也可能相对较重。对于特殊人群,如孕期女性患肌筋膜炎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以物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为主,因为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老年人群患肌筋膜炎时,在进行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加重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