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影像学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因检查方式和病程阶段、人群等有所不同。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或有非特异性表现,随病情进展可有淡薄磨玻璃影等;胸部CT早期有磨玻璃影、小斑片影,进展期有实变影、网格影,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有各自特点;不同病程阶段急性期以炎症渗出为主,亚急性期炎症开始吸收,恢复期可能遗留网格影等肺间质修复表现,不同人群在各阶段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胸部X线表现
早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表现,也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肺野的淡薄磨玻璃影,病变多从肺外带开始,呈局限性分布。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可能影像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有时不那么典型。
二、胸部CT表现
1.早期表现
磨玻璃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较为常见的早期CT表现,表现为肺内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密度增高影,但病变区域肺血管及支气管纹理仍可显示,这是由于肺泡间隔增厚、肺泡内渗出等原因导致。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磨玻璃影可能进展相对较快,而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肺疾病,影响磨玻璃影的呈现;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在早期CT磨玻璃影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判断。
小斑片影:部分患者可出现小斑片影,边缘模糊,多位于肺外周部位,这是肺泡炎及肺间质改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2.进展期表现
实变影:随着病情发展,磨玻璃影可融合成实变影,实变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即实变区域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出现实变影时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需要密切监测。
网格影:部分患者在恢复期可能出现网格影,这是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可能与机体修复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3.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胸部CT表现相对较为特殊,可能在早期就出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且病变进展迅速,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老年:老年患者胸部CT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像表现,如同时存在肺气肿、肺大疱等,这会影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影像学表现的判断,需要仔细鉴别,并且老年患者一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影像学改变,往往病情较重,需要加强监护。
三、不同病程阶段的影像学特征
1.急性期
主要以炎症渗出为主,CT上磨玻璃影、小斑片影较为明显,此阶段患者多有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等治疗,密切观察影像学变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炎症反应相对更重,影像学上渗出表现可能更显著。
2.亚急性期
炎症开始吸收,可能出现磨玻璃影范围缩小、密度减低,部分实变影开始消散,此阶段患者症状可能逐渐缓解,但仍需要注意休息和进一步康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亚急性期需要控制好血糖,以促进肺部病变的恢复,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修复功能。
3.恢复期
可能遗留网格影、纤维条索影等,提示肺间质修复。老年患者在恢复期更需要关注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可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但要注意锻炼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在恢复期也需要注意营养补充,促进身体的全面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