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营养食物,戒烟限酒)和作息(保持规律充足睡眠);病因治疗中Hp感染需用四联疗法根除;药物治疗有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和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需定期胃镜随访观察胃窦黏膜变化,根据不同年龄等情况调整相关治疗及随访安排。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建议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饮食调整需有所侧重,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且符合其消化能力,避免食用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老年患者则要注意食物的细软程度,便于消化吸收。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需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重胃窦炎病情。
作息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熬夜等不规律的作息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不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恢复。不同性别患者在作息调整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因生理期等因素更需注意保证充足休息。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因作息不规律诱发心血管疾病加重而间接影响胃部病情。
二、病因治疗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
若检查发现存在Hp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根除治疗。目前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根除Hp有助于改善胃窦黏膜的炎症情况。不同年龄患者Hp根除治疗的药物选择和疗效可能略有不同,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在抗生素选择上需更加谨慎,要避免使用对儿童骨骼等发育可能有影响的抗生素;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需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状态。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抗生素和PPI等药物时要避免加重肝功能损害。
三、药物治疗
1.胃黏膜保护剂
可使用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它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不同年龄患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时,需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是否适合其年龄阶段。儿童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儿童专用的剂型,如混悬液等;老年患者若有肝肾功能减退,要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
2.促胃肠动力药
对于存在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多潘立酮等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促胃肠动力药的使用也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老年患者若合并心血管疾病,使用某些促胃肠动力药可能会有一定的心血管风险,需谨慎使用。
四、定期随访
1.内镜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建议1-2年复查一次胃镜,观察胃窦黏膜的变化情况,以及时发现有无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不同年龄患者的随访频率可能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有所调整,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缩短随访间隔。有特殊病史或家族中有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病史的患者,更要密切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