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就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
夜间皮肤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引起(秋冬、老人、频繁洗澡用碱性产品易致,需保湿)、接触过敏原导致(床上尘螨、化纤睡衣等,要清洁床品、换纯棉睡衣等)、内科疾病相关(肝脏、肾脏、糖尿病等病可致,需治原发疾病)、神经系统因素影响(神经调节变化、神经病变、情绪问题等,要调心情、治神经病变)、寄生虫感染造成(疥疮、阴虱等,需就医杀虫消毒)
一、皮肤干燥引起
原因:皮肤的水分和油脂分泌在夜间可能相对减少,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人体皮肤的水分更容易流失,导致皮肤干燥,进而引起瘙痒。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本身就相对干燥,所以更易在夜间出现皮肤瘙痒。对于有频繁洗澡习惯且使用碱性较强沐浴产品的人群,夜间皮肤瘙痒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因为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加重皮肤干燥。
应对: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洗澡不宜过勤,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温和的沐浴产品;洗澡后及时涂抹具有保湿作用的身体乳。
二、接触过敏原
原因:夜间可能接触到床上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尘螨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它们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夜间人们长时间与床铺接触,更容易接触到尘螨及其排泄物,从而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导致瘙痒。一些人可能对睡衣的材质过敏,如化纤材质,夜间穿着时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应对: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尘螨的床品套件;选择纯棉材质的睡衣;尽量避免在卧室放置容易积聚灰尘和花粉的物品,如过多的毛绒玩具等。
三、内科疾病相关
肝脏疾病:某些肝脏疾病,如胆汁淤积性肝病,由于胆汁排泄障碍,血液中胆盐浓度升高,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这种瘙痒往往在夜间加重。肾脏疾病,尤其是尿毒症期,患者体内的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会在皮肤沉积,导致皮肤瘙痒,夜间尤为明显。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血糖升高会使皮肤处于高渗状态,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且夜间血糖相对不稳定时更易出现瘙痒症状。
应对:对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内科疾病相关的夜间皮肤瘙痒,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基础病情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皮肤瘙痒症状。例如,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综合方式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
四、神经系统因素
原因:夜间人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功能有所变化,神经系统对瘙痒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强。一些神经病变的患者,如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夜间皮肤瘙痒的伴随症状。另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对瘙痒的感知,导致夜间皮肤瘙痒,尤其是本身就有神经官能症的人群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应对: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对于神经病变相关的情况,需要针对神经病变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营养神经等处理,但具体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寄生虫感染
原因: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螨在夜间活动较为活跃,会在皮肤表皮内挖掘隧道,引起剧烈的瘙痒,尤其以夜间为甚。阴虱也会导致夜间瘙痒,阴虱主要寄生在阴毛部位,叮咬皮肤后引起瘙痒,夜间人体活动减少,对瘙痒的感受更明显。
应对:一旦怀疑有寄生虫感染,应避免搔抓,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疥疮,需要使用杀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衣物、被褥等进行彻底消毒;阴虱患者需要剔除阴毛,并使用相关杀虫药物治疗,其接触过的物品也需消毒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