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荨麻疹有多种表现,皮肤表现包括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可消退又新发)和红斑(局部或泛发、颜色各异);自觉症状有瘙痒(多数有,轻重不一)及少数的灼热、刺痛等;病程分急性(6周内、起病急、易反复发作、常由食物等诱发)和慢性(超6周、反复发作、病因复杂、影响生活质量);特殊类型有皮肤划痕症(搔抓或划后有条状隆起)、寒冷性荨麻疹(分获得性和家族性,表现不同)、日光性荨麻疹(日光后出现症状)、压力性荨麻疹(受压后肿胀疼痛)
一、皮肤表现
1.风团:是荨麻疹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水肿性隆起,呈苍白色或红色,周围有红晕,常突然出现,数小时内逐渐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出现,此起彼伏。风团的大小和数量可因人而异,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融合成大片。在儿童中,风团的出现可能与接触过敏原、感染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的儿童风团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皮肤较薄,风团可能更明显。
2.红斑:部分患者在风团出现前或同时可伴有红斑,红斑可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颜色可从淡红色到深红色不等。红斑的形成是由于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所致,其范围和严重程度与病情的轻重相关。
二、自觉症状
1.瘙痒: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程度可轻可重,轻的可能仅为轻微不适,重的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瘙痒是由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会通过搔抓等行为表现出瘙痒的不适,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2.其他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伴有灼热感、刺痛感等,但相对瘙痒来说较少见。
三、病程分类的表现
1.急性荨麻疹:病程在6周以内,起病常较急,患者突然出现风团和瘙痒,风团可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容易反复发作。常由食物、药物、感染等因素诱发,部分患者可能能明确找到诱因,如食用某种海鲜后出现荨麻疹。在儿童中,感染是急性荨麻疹常见的诱因,如病毒感染等,起病急骤,需要及时处理。
2.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风团反复发作,每周至少发作2次,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更久。慢性荨麻疹的病因较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基础疾病等有关,患者瘙痒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病情容易迁延不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不同年龄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表现类似,但需要更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四、特殊类型荨麻疹的表现
1.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肥大细胞释放介质有关。
2.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获得性和家族性两种。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多见,接触冷风、冷水或其他寒冷物质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风团或斑块状水肿,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少见,常自幼发病,可持续终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暴露于寒冷后数小时出现风团,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3.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于日光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红斑及风团,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乏力、晕厥等。不同患者对日光的敏感程度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仅在强烈日光下才会出现症状。
4.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4-6小时出现局部肿胀,疼痛,一般持续8-12小时消退。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久坐后的臀部等受压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