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发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多样,包括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如运动、言语、视觉功能障碍,以及不同血管受累的相应症状特点,如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各有不同表现,且是脑梗死高危预警信号,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表现为一侧手臂、腿部突然无力,拿不住东西,或者出现麻木感,就像肢体被长时间压迫后恢复知觉时的感觉,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数小时可缓解。例如,有的患者会突然发现自己持物掉落,或者一侧下肢行走时无力,容易绊倒。从年龄角度看,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发生TIA时出现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的情况相对较多;而对于年轻人,如果有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此类症状。
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面部感觉异常,一侧面部麻木,或者口角偏向一侧,这是因为脑部控制面部肌肉运动和感觉的区域缺血所致。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发生的概率无明显绝对差异,但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现该症状。
2.言语功能障碍症状
说话不清或不能说话:患者可能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或者完全不能说话,但能理解他人言语。这是因为脑部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缺血影响了语言功能。对于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言语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些生活方式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3.视觉障碍症状
单眼一过性黑矇:一只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呈黑矇状态,持续数分钟后可恢复。这是由于视网膜短暂缺血引起,是TIA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从病史角度看,有眼底动脉硬化等病史的患者发生单眼黑矇的概率可能增加。
二、不同血管受累的症状特点
1.颈内动脉系统TIA症状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障碍外,还可能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即身体一侧的感觉减退或异常,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等。如果是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还会出现更明显的言语功能障碍加重等情况。对于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颈内动脉系统TIA的发生风险较高,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损伤,使血管狭窄等病变更容易发生。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缺血症状:可出现对侧下肢无力较为明显,同时可能伴有排尿障碍等症状,这是因为大脑前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前部等区域,影响了相关神经功能。年龄较大、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人群在这方面更需警惕。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症状
脑干缺血症状: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同时可能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这是因为脑干是多种重要神经传导束经过的部位,缺血影响了相关神经功能。对于有颈椎病且椎动脉受压的人群,由于椎动脉供血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小脑缺血症状:表现为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行走不稳,患者走路时摇晃,像喝醉酒一样,还可能出现眼球震颤等症状。有动脉硬化且同时有颈椎病变影响椎动脉供血的人群,发生小脑缺血相关TIA的风险增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多样,且不同个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死的高危预警信号,早期识别和处理对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