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帕金森病有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单侧上肢远端静止性震颤(约70%患者首发症状,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致基底节区多巴胺减少及丘脑底核等异常电活动增加)、肌强直(分铅管样和齿轮样,与多巴胺能递质系统功能障碍有关,早期肢体发沉,进展影响日常活动)、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慢,起步难、步伐小慢呈慌张步态,面部表情少呈面具脸,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致基底节区运动调节功能障碍);非运动症状有感觉异常(早期肢体麻木、疼痛,机制与神经病变及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紊乱有关)、睡眠障碍(早期失眠、多梦、翻身多、不安腿综合征等,失眠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安腿综合征与多巴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多汗等,便秘因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受影响,体位性低血压因自主神经调节血压功能障碍)、精神症状(早期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与神经递质失衡及疾病对生活功能影响等因素有关)。
肌强直:表现为肌肉僵硬,患者肢体活动时阻力增加。可出现铅管样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均匀增高)和齿轮样强直(伴有震颤时,被动运动关节可感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肌强直的发生与多巴胺能递质系统功能障碍有关,使得肌肉的牵张反射亢进。一般在发病早期,患者可能感觉肢体发沉、活动不灵活,随着病情进展,肌强直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扣纽扣等动作变得困难。
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患者起步困难,启动动作迟缓,行走时步伐变小、变慢,呈慌张步态。面部表情减少,出现“面具脸”。运动迟缓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导致基底节区的运动调节功能障碍,使得运动程序的启动和执行受到影响。例如,患者从座位上站起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写字时字体越写越小等。
非运动症状方面
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可出现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疼痛等。其中,肢体麻木较为常见,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病变影响了感觉神经的传导。疼痛可以表现为肌肉酸痛、关节痛等多种形式,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神经调节失衡有关。例如,有的患者会感觉腿部有刺痛感,在活动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加重。
睡眠障碍: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就会出现睡眠问题,如失眠、多梦、睡眠中频繁翻身、不安腿综合征等。失眠可能与患者的焦虑情绪、疾病本身导致的身体不适以及多巴胺能药物的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安腿综合征表现为休息时腿部出现不适感,活动后可缓解,这与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例如,患者可能在晚上睡觉时感觉腿部有难以形容的难受,必须不停活动腿部才能缓解,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可能出现便秘,这是由于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还可能出现血压异常,如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症状,这是因为自主神经调节血压的功能发生了障碍。另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多汗,尤其是在运动时出汗增多等情况。
精神症状:早期可能出现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活力等;焦虑则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等。这些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导致的神经递质失衡以及疾病对患者生活功能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患者可能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