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破伤风
破伤风的防治包括伤口处理、被动免疫、主动免疫和对症支持治疗。伤口处理要针对不同人群清创;被动免疫分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主动免疫是未完成全程免疫者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控制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和防治并发症,不同年龄人群在各环节有不同注意事项,特殊基础疾病患者需兼顾相关疾病的处理。
一、伤口处理
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需及时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彻底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异物等,创造不利于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对于污染严重、伤口较深的伤口,清创要充分,这一步骤能大大降低伤口处破伤风梭菌的数量。不同年龄人群在伤口处理时需注意,儿童皮肤娇嫩,清创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清创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
二、被动免疫
1.破伤风抗毒素(TAT):
适用于未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而有伤口感染破伤风危险的患者。TAT是马血清制剂,使用前需做皮试,皮试阳性者需采用脱敏注射法。不同年龄人群对TAT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可能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过敏反应相对更需重视,在脱敏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
2.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对于TAT皮试阳性或不宜使用TAT的患者,可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它是人体血液制品,一般无过敏反应,使用相对安全。但对于有血液制品使用禁忌证的特殊人群需谨慎,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
三、主动免疫
1.破伤风类毒素接种:
对于未感染破伤风且未完成全程免疫的人群,需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进行破伤风类毒素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基础免疫一般需接种3剂,加强免疫可在儿童7-9岁等合适年龄进行。成年人如果既往未完成全程免疫或伤口污染严重等情况,也需补种破伤风类毒素。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接触泥土、金属等易致伤环境的人群,更应保证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的规范性,以增强自身对破伤风的主动免疫力。
四、对症支持治疗
1.控制痉挛:
患者出现肌肉痉挛时,需将患者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中,减少外界刺激。可使用地西泮等药物控制痉挛发作。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地西泮等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剂量换算和安全范围来调整,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有差异。
2.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的肌肉痉挛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喉痉挛等情况,危及生命。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等操作。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呼吸道功能减退的情况,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营养支持:
患者由于痉挛等情况,消耗较大,需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供应以满足身体发育需求;老年人则要注意控制营养物质的平衡,避免过多热量摄入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4.防治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肺炎、肺不张、窒息、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破伤风时,要同时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并且可能加重感染等情况;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痉挛等情况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防止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