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怎样检查出来
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和三合诊,双合诊了解子宫情况及不同人群检查注意事项,三合诊增加直肠-腹部检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可看炎症反应、CRP辅助判断炎症活动程度、阴道分泌物检查找病原菌;影像学检查有B超看子宫情况及不同人群特点、MRI在复杂情况时辅助诊断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医生通过阴道、腹部联合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及活动度,有无压痛等情况。若子宫内膜炎患者,子宫可能有不同程度增大,有触痛。对于不同年龄女性,检查时操作力度等需适当调整,年轻女性相对可轻柔些,老年女性因阴道可能较松弛等情况也需注意轻柔准确操作;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久坐者可能盆腔血液循环稍差,但检查本身不受太大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不过生活方式良好者身体状态相对更利于检查配合;有相关病史者如曾有盆腔手术史等,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子宫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等情况判断。
2.妇科三合诊:在双合诊基础上增加直肠-腹部联合检查,能更清楚地了解后倾后屈子宫、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等情况,对判断子宫内膜炎累及范围等有帮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非孕状态下的妇科检查),一般不轻易进行三合诊,除非病情需要且在严格评估风险后进行;绝经后女性阴道萎缩等情况,操作要更加轻柔谨慎。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表现略有差异,儿童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稍高可能更常见于感染等情况,需结合具体年龄参考值判断;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血常规也可能有生理性波动,但子宫内膜炎导致的炎症反应引起的血常规改变主要还是看炎症程度相关指标变化。
2.C-反应蛋白(CRP):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迅速升高,可辅助判断子宫内膜炎的炎症活动程度。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CRP升高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但仍能反映当前炎症状态;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CRP变化可能相对更敏感体现炎症情况。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可了解有无病原菌感染。若发现病原菌,如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相关证据,有助于诊断子宫内膜炎。不同性别在阴道分泌物检查上主要是采样方式等有差异,女性常规采样即可,而对于男性相关配偶等情况,若考虑交叉感染等也可能需要检查,但主要还是针对女性自身阴道分泌物;生活方式不健康如不注意私处卫生者,阴道分泌物检查异常概率可能更高,需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相关感染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情况等。子宫内膜炎时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不同年龄女性子宫B超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子宫尚在发育中,B超表现与成人不同;育龄女性和绝经后女性子宫B超表现各有特点,育龄女性要考虑月经周期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增厚需警惕病变可能,所以B超检查时要结合年龄等综合分析;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的女性,B超检查可能因脂肪层厚影响图像清晰度,需调整检查参数等;有子宫肌瘤等病史的女性,B超检查时要注意区分子宫内膜炎相关改变与原有疾病的关系。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情况,MRI可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炎症浸润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时考虑。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MRI相对安全,但仍需谨慎评估利弊后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