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留疤受烫伤程度、伤口感染及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有多种药膏有助于减少烫伤留疤。促进创面愈合类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可加速创面愈合;抗感染类如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能预防控制感染;抑制疤痕增生类如硅酮凝胶,在愈合后早期使用可防增生。特殊人群使用时,儿童需谨慎选药,婴幼儿用药咨询医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部分药慎用,用药前咨询相关医生;老年人注意基础疾病控制及用药反应;有药物过敏史人群先试用,过敏则停用就医。
一、烫伤后可能影响留疤的因素
1.烫伤程度:一度烫伤仅伤及表皮层,通常不会留疤;浅二度烫伤伤及表皮和真皮乳头层,若处理得当,一般也较少留疤;深二度烫伤伤及真皮网状层,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疤痕;三度烫伤累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基本都会留疤。
2.伤口感染:烫伤后若护理不当,伤口发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影响伤口愈合,增加留疤风险。
3.个人体质:瘢痕体质人群皮肤受到损伤后,更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
二、有助于减少烫伤留疤的药膏
1.促进创面愈合类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的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疤痕形成。适用于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能促进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增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降低留疤几率。常用于各种烧烫伤创面(包括浅Ⅱ度、深Ⅱ度、肉芽创面)等。
2.抗感染类
磺胺嘧啶银乳膏: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环境,间接减少疤痕形成。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面积、浅度烧烫伤继发创面感染。
莫匹罗星软膏:主要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能防止烫伤创面因细菌感染而影响愈合,降低留疤可能性。适用于烫伤后合并的皮肤细菌感染。
3.抑制疤痕增生类(烫伤愈合后使用)
硅酮凝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硅酮能使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加,减少疤痕表面水分蒸发,降低疤痕组织的血管化,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关。在烫伤创面愈合后早期使用,可预防和减轻疤痕增生。
三、特殊人群使用药膏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烫伤后用药需格外谨慎。在选择药膏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药物。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使用任何药膏前都应咨询专业儿科医生或烧伤科医生,避免自行用药。在涂抹药膏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娇嫩皮肤。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潜在影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等一般相对安全,但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前务必咨询妇产科医生或烧伤科医生,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伤口愈合。在使用烫伤药膏时,除了按医嘱用药外,还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如控制好血糖。同时,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因为老年人皮肤敏感性可能改变,若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4.有药物过敏史人群:若对药膏中的任何成分过敏,应避免使用。在使用新的烫伤药膏前,可先在小面积皮肤进行试用,观察有无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若出现过敏需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