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疼,检查是肌腱炎怎么办
肌腱炎是肌腱炎症反应,手腕肌腱炎多因过度使用等引起,不同年龄发病原因有别;诊断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急性期后热敷、按摩理疗)、康复锻炼;疼痛明显可遵医嘱用非甾体抗炎药,多数经非药物及保守药物治疗可愈,少数严重经长期保守无效才考虑手术。
一、肌腱炎的定义与常见原因
肌腱炎是肌腱发生的炎症反应,手腕部位的肌腱炎多因过度使用手腕、重复性动作、急性损伤等引起。比如长期从事手工劳作、频繁使用手机电脑进行文字输入或游戏操作等人群,手腕肌腱反复受到牵拉,容易引发肌腱炎。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原因略有差异,年轻人多与过度运动或不良生活姿势有关,中老年人可能与肌腱退变基础上的慢性劳损相关。
二、肌腱炎的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手腕疼痛的发生过程、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再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手腕局部有无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必要时还可能会安排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肌腱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组织情况,帮助明确肌腱是否存在炎症、损伤等病变;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肌腱炎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能更精准地评估肌腱及周围软组织的病变程度。
三、非药物治疗措施
1.休息与制动:让手腕得到充分休息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继续进行加重手腕负担的活动。例如,减少长时间打字、握持重物等动作。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玩耍导致手腕过度劳累;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等生活方式的人群,要调整工作姿势,定时让手腕休息。
2.物理治疗
冷敷:在肌腱炎急性期,通常在疼痛发作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在手腕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冷敷物与皮肤的间隔,避免冻伤。
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改为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手腕处,温度以皮肤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
按摩与理疗:专业人员进行的手腕按摩可以放松肌腱周围的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理疗方法如超声波治疗等,也可以促进肌腱炎症的吸收,减轻疼痛。但按摩和理疗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儿童和特殊病史人群。
3.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后,可进行适当的手腕康复锻炼,增强手腕部肌肉力量和肌腱的柔韧性。例如,进行手腕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再次损伤肌腱。锻炼频率和强度应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调整,儿童进行康复锻炼时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确保锻炼安全有效。
四、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症状,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且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用药禁忌等情况。例如,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儿童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除非在专业医生严格评估后认为必要时才考虑合适的药物干预。
五、手术治疗情况
大多数肌腱炎通过非药物治疗和保守的药物治疗(若需)可取得较好疗效,只有在少数病情严重、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修复受损的肌腱等病变组织,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术后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不同人群的手术适应证和预后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老年人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