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呈阳性是什么意思
细菌性阴道炎呈阳性提示可能患病,相关检查指标有胺试验、线索细胞、阴道分泌物pH值等,病因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有关,特殊人群如孕妇、幼女有相应注意事项,日常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合适内裤、避免过度冲洗阴道
一、细菌性阴道炎呈阳性的含义
细菌性阴道炎呈阳性意味着通过相关检查,发现了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病原体或特征性表现。细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混合感染,主要是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引起的阴道炎症。通常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方法来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炎,当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时,提示可能患有细菌性阴道炎。
(一)相关检查指标及意义
1.胺试验: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加入氢氧化钾后会产生鱼腥味,这是因为产生了三甲胺,该试验阳性有助于提示细菌性阴道炎。
2.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显微镜下观察阴道分泌物时,如果发现线索细胞阳性,即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等厌氧菌,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炎。
3.阴道分泌物pH值:正常阴道分泌物pH值多在3.8-4.4,而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升高,多大于4.5,这是因为厌氧菌等大量繁殖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
二、可能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影响
(一)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女性都可能患细菌性阴道炎,但育龄期女性相对更为常见。育龄期女性由于性生活相对活跃等因素,阴道内环境更容易发生变化,增加了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而幼女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阴道内乳酸杆菌缺乏等原因,相对不易患细菌性阴道炎,但也并非绝对,如有特殊的卫生情况等也可能引发。
(二)生活方式因素
1.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清洗外阴等,会使阴道局部细菌滋生,增加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几率。例如长期不更换内裤,内裤上的细菌会不断积累,容易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引发疾病。
2.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频繁的性生活可能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使得阴道内正常的乳杆菌减少,从而有利于加德纳菌等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增加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
(三)病史因素
有过妇科手术史、曾患其他阴道炎症未规范治疗等情况,会影响阴道的正常菌群和局部环境,使患细菌性阴道炎的可能性增加。例如妇科手术后机体抵抗力可能下降,阴道局部防御功能受影响,容易发生感染引发细菌性阴道炎;而既往阴道炎症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阴道内环境持续紊乱,进而引发细菌性阴道炎。
三、相关注意事项
(一)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妇患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会引起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如果发现细菌性阴道炎呈阳性,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处理,因为孕妇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
2.幼女:幼女患细菌性阴道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多与不良卫生习惯等有关。家长要注意幼女的外阴清洁护理,勤换内裤,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用品,一旦发现幼女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带幼女就医检查。
(二)日常注意要点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清洗时要注意由前向后清洗,防止肛门细菌污染阴道。
2.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勤换内裤,内裤要单独清洗,避免与其他衣物混洗,洗完后最好在阳光下暴晒,以达到杀菌的作用。
3.避免过度冲洗阴道,因为阴道有自身的微生态平衡,过度冲洗会破坏这种平衡,增加患细菌性阴道炎等阴道疾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