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子宫内膜炎症状表现多样,成年女性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产后或流产后更明显;局部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部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经期加剧)、月经异常(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孕产妇发生时孕妇可增加早产、胎膜早破风险,产后影响子宫复旧致恶露持续时间延长;老年女性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因合并基础疾病使诊治复杂。
一、症状表现
(一)全身症状
对于成年女性而言,子宫内膜炎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表现,这与炎症持续消耗机体能量以及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有关。而对于产后或流产后发生的子宫内膜炎患者,全身症状往往相对更为明显,发热可能更为显著,乏力情况也可能更严重,这是由于产后或流产后身体抵抗力原本就处于较低水平,炎症更容易扩散并引发较强烈的全身反应。
(二)局部症状
阴道分泌物异常:患者阴道分泌物会增多,其性状可表现为脓性,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宫颈等部位的腺体分泌增加,且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炎性细胞等成分。部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还可能伴有异味,这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在炎症环境下繁殖代谢产生特殊物质所致。
下腹部疼痛:下腹部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在活动或性交后疼痛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同时炎症累及盆腔周围组织,导致下腹部出现疼痛不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疼痛的感受可能有所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对疼痛的耐受力相对较强,但仍能感觉到明显的下腹部坠胀样疼痛;而中老年女性可能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对疼痛的感知可能更为敏锐,疼痛程度可能感觉更重一些。另外,经期时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下腹部疼痛可能会加剧,这是因为经期子宫处于充血状态,炎症刺激会使疼痛更为明显。
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经期延长。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受到炎症影响,其正常的修复和脱落机制被打乱,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不全等情况,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例如,育龄期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原本月经规律,患子宫内膜炎后可能出现本次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月经持续时间较以往延长3-7天甚至更久的情况。
二、特殊人群表现
(一)孕产妇
孕妇发生子宫内膜炎时,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这是因为炎症会影响子宫的内环境,不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炎症因子等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引发早产;同时炎症可能破坏胎膜的完整性,导致胎膜早破。产后产妇发生子宫内膜炎,除了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痛等表现外,还可能影响子宫复旧,导致恶露持续时间延长,正常产后恶露一般在4-6周排净,而子宫内膜炎产妇的恶露可能持续2-3个月仍未干净,且恶露可能伴有臭味,这会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增加产后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生殖系统防御功能减弱,发生子宫内膜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下腹部不适、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增多等,容易被忽视。而且老年女性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会使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更为复杂。例如,老年糖尿病女性患子宫内膜炎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繁殖,炎症可能更难控制,同时糖尿病还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等,如果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或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血糖控制等情况来制定方案。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表现多样,不同人群可能有不同的特点,在临床诊断和护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