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过敏了怎么办
当患者破伤风皮试阳性时,需综合评估受伤情况及感染风险来处理。若为高度感染风险情况,即使皮试阳性也需采取措施接种,可进行破伤风脱敏注射,其原理是逐步消耗特异性IgE抗体,分4次按剂量递增每隔20分钟注射,注射中要观察生命体征和过敏症状,轻微反应可减慢速度对症处理,严重反应需立即停止并抢救;还可选择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替代,其无需皮试,适用于TAT过敏患者但价格高;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反应,孕妇需权衡风险,老年人要细致观察并考虑基础疾病情况。
一、皮试阳性但仍需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情况评估
当患者破伤风皮试呈阳性时,首先要综合评估患者受伤情况及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如果是较深的污染伤口等高度可能感染破伤风的情况,即使皮试阳性也需要进行脱敏注射等处理;如果伤口污染轻、感染风险低,可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考虑不接种,但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一)高度感染风险情况
若伤口为窄而深的伤口(如被生锈铁钉扎伤且伤口深度较深)、污染严重的伤口(被泥土、粪便等污染的伤口),此时感染破伤风梭菌的可能性大,即便皮试阳性也需采取措施接种疫苗。
二、破伤风脱敏注射方法
1.原理
通过小剂量、多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逐步消耗患者体内的特异性IgE抗体,使机体能够耐受剩余剂量的TAT而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2.具体操作
将TAT分为多次注射,一般分为4次,按剂量递增的方式,每隔20分钟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包括有无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慌等表现。
三、脱敏注射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
1.观察内容
在每次注射后都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局部和全身的过敏症状表现。例如,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部潮红、皮肤瘙痒、打喷嚏、咳嗽等轻度过敏表现,或者是否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表现。
2.轻微过敏反应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轻微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轻度皮疹等,可减慢注射速度,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如口服抗组胺药物等,同时继续完成剩余剂量的注射。
3.严重过敏反应处理
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停止注射,就地抢救。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急救,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四、替代方案-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1.特点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需要进行皮试,对于皮试阳性的患者是一种替代选择。它是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献血员中采集效价高的血浆或血清制成,主要作用是中和破伤风毒素。
2.适用情况
适用于对TAT过敏的患者,尤其是皮试阳性但又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来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患者。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价格相对较高,在使用时需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等综合考虑。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在进行破伤风疫苗相关处理时,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特点,在脱敏注射过程中要更加密切观察反应,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处理。对于儿童选择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要考虑其剂量等情况,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进行剂量换算。
2.孕妇
孕妇如果出现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情况,当皮试阳性时,要权衡破伤风感染风险和疫苗接种风险。在选择替代方案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要考虑其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谨慎评估,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使用。
3.老年人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在脱敏注射过程中观察要更细致,对于出现的过敏反应要及时处理。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等的耐受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