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症状与急救措施
中风有常见症状如面部口角歪斜、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头痛、视力障碍等,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儿童可能哭闹不安等,老年人易与基础病交织,女性特殊时期症状有差异;急救时要立即识别呼叫急救,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随意搬动,儿童要轻柔送儿科医院,老年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和告知基础病,女性按流程操作并关注心理。
1.常见症状:
面部症状:突然出现口角歪斜,患者可能无法正常皱眉、闭眼等,这是因为脑部控制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受损,影响了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例如,大脑中负责面部运动的区域发生病变,导致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递到面部肌肉,从而出现面部不对称的表现。
肢体症状: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患者可能持物掉落,行走时感觉腿部无力、不稳,或者一侧身体有麻木感,如同皮肤被轻微触碰却感觉异常明显。这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了对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神经传导。比如脑血管堵塞或破裂,使得相应肢体运动和感觉的神经通路受阻,导致肢体出现异常。
言语症状:说话含糊不清,表达困难,可能出现无法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理解他人话语有障碍。这是因为语言中枢所在的脑部区域受到影响,神经传导异常使得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出现问题。
头痛: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可能是爆炸性的头痛,这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或血管牵拉等因素有关。当脑血管出现问题时,颅内的压力平衡被打破,或者病变的血管刺激周围组织,就会引发剧烈头痛。
视力障碍:出现视物模糊、双影等情况,是因为脑部视觉相关区域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导致视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出现异常。
2.不同人群的特殊症状表现:
儿童中风: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还会有哭闹不安、喂养困难等表现,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儿童的脑部血管相对较细,一旦发生病变,影响更为明显,而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密切观察其行为和身体状况的细微变化。
老年人中风: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症状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交织,比如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后可能原有的症状加重,同时出现新的中风相关症状,且老年人对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延误治疗。
女性中风:某些女性在经期、孕期或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中风的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脑部血管的状态,导致症状表现稍有不同,但总体的核心症状还是类似的。
二、中风的急救措施
1.立即识别并呼叫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疑似中风的症状,如上述的面部、肢体、言语等异常表现,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让患者平卧,头部稍微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呕吐,要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2.避免随意搬动患者:
不要随意晃动或搬动患者,尤其是有头痛、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因为随意搬动可能会加重脑部的出血或缺血情况。如果患者在室外,要确保其处于安全环境中,避免二次伤害。
3.特殊人群的急救注意事项:
儿童:在急救过程中,要轻柔地处理,避免对儿童造成额外的伤害,同时要尽快将儿童送往有儿科急救能力的医院,因为儿童中风的病因和治疗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专业的儿科医疗团队进行救治。
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急救时要特别注意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呼吸、心跳等,同时要告知急救人员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急救人员采取更合适的急救措施。
女性:在急救时要考虑到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等因素,按照常规的急救流程进行操作,同时要关注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抚,但不要进行不必要的移动或操作,以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