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肌腱损伤程度
通过临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评估及影像学检查辅助来判断肌腱损伤程度,临床症状表现从疼痛程度和肿胀情况判断,体格检查评估包括压痛部位与范围、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检查辅助有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不同人群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且需注意相关特殊情况。
一、临床症状表现初步判断
1.疼痛程度:轻度肌腱损伤时,疼痛相对较轻,多为活动时的隐痛或胀痛,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中重度肌腱损伤时,疼痛较为剧烈,尤其是在受伤部位活动或按压时,疼痛明显加重,甚至可能影响夜间睡眠。例如,运动员发生肌腱部分撕裂时,会感到受伤部位疼痛较为明显,但尚可忍受;而完全断裂时,疼痛会急剧加剧,难以忍受。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女性在孕期或经期等特殊时期,肌腱损伤后的疼痛感受可能因身体激素等变化而与平时有所差异。
2.肿胀情况:轻度肌腱损伤肿胀一般不明显,可能仅有局部轻微的肿胀感;中重度肌腱损伤时,受伤部位肿胀较为显著,可观察到明显的肿胀隆起,皮肤可能伴有发红等表现。比如跟腱损伤,严重时跟腱部位肿胀明显,皮肤张力增大。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肿胀表现可能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差异;老年人可能因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肿胀消退较慢。
二、体格检查评估
1.压痛部位与范围:医生会按压肌腱所在部位来判断损伤程度。轻度肌腱损伤时,压痛范围相对较局限,主要集中在损伤的肌腱局部;中重度肌腱损伤时,压痛范围可能较广泛,甚至周围组织也可能出现压痛。例如肩袖肌腱损伤,轻度时按压肩袖肌腱附着处有局限压痛,中重度时按压范围可能扩大到肩部周围相关区域。不同性别在体格检查时可能因肌肉发达程度等差异导致对压痛的感知和检查结果略有不同;有长期重体力劳动史的人群,肌腱本身可能因长期劳损基础而影响损伤程度的判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2.关节活动度:通过检查受伤关节的活动范围来判断肌腱损伤程度。轻度肌腱损伤时,关节活动度可能轻度受限,在主动或被动活动时稍有不适,但仍可完成大部分正常活动范围;中重度肌腱损伤时,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主动活动时可能因疼痛或肌腱功能障碍而无法达到正常活动范围,被动活动时也可能受到限制。比如手指屈肌腱损伤,轻度时手指屈曲活动轻度受限,中重度时手指几乎不能屈曲或伸直。儿童关节活动度的评估需考虑其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儿童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不同;老年人关节活动度本身可能因退变等原因有所下降,在判断肌腱损伤导致的活动度变化时要注意区分基础退变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
1.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肌腱的形态、结构等。轻度肌腱损伤时,超声下可见肌腱局部回声稍有改变,纤维连续性基本完整;中重度肌腱损伤时,可发现肌腱纤维连续性中断、局部肿胀增厚、有积液等表现。例如,超声检查跟腱损伤时,能直观看到跟腱是否有断裂以及断裂的程度等情况。对于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因儿童不配合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肥胖人群由于皮下脂肪较厚,超声检查时可能会对肌腱显示有一定影响,需要医生熟练操作提高图像质量。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精准地判断肌腱损伤程度。轻度肌腱损伤在MRI上表现为肌腱信号轻度增高,纤维结构基本正常;中重度肌腱损伤时,可见肌腱信号明显异常增高,肌腱纤维不连续、断裂,周围可能有水肿、积液等情况。比如肩袖肌腱的MRI检查,可清晰分辨肩袖肌腱是部分撕裂还是完全撕裂等。老年人进行MRI检查时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金属植入物等情况,提前询问病史;孕妇进行MRI检查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