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呼吸道症状(咳嗽、咽干咽痛)、其他症状(乏力、嗅觉味觉减退丧失);不同人群临床表现有差异,儿童症状相对较轻但少数可重症,老年人易重症,孕妇需关注对胎儿影响;还有重症表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学改变)及预警指标,儿童和成人预警指标不同。
一、常见临床表现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应激反应。一般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没有特定的体温范围,但大多为中低热,部分患者也可出现高热。例如,相关研究显示,在众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中,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发热表现。
2.呼吸道症状
咳嗽:较为常见,多为干咳,这是因为病毒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研究发现,约60%-70%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咳嗽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只是偶尔轻咳,而有的患者咳嗽较为频繁剧烈。
咽干、咽痛:部分患者会有咽干、咽痛的感觉,这是病毒累及上呼吸道黏膜导致的,约30%-40%的患者会出现此类症状。
3.其他症状
乏力:很多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缺乏精神,这可能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以及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约50%-60%的患者会出现乏力表现。
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味觉方面的异常,这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较为特异的表现之一,有研究表明约10%-20%的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约5%-15%的患者会出现味觉减退。
二、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差异
1.儿童: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多数儿童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精神稍差、吃奶量减少等。但也有少数儿童可能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这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以及病情进展相对较快等因素有关。例如,一些研究显示,儿童感染后出现重症的比例相对低于成人,但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2.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易出现重症。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同时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人感染后除了常见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外,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表现。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群。
3.孕妇: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临床表现与非孕妇有一定不同。孕妇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先兆流产、早产等情况,这与孕期特殊的生理状态以及感染后机体的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如胎心、胎动等。
三、重症表现及预警指标
1.重症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成人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等。
低氧血症:指血氧饱和度低于93%(在静息状态下,海平面呼吸空气时),可通过脉搏血氧仪监测。严重低氧血症可导致患者口唇发绀等表现。
影像学改变:胸部CT可见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等,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出现白肺表现。
2.预警指标
儿童预警指标:持续高热超过3天不退;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呼吸频率增快,小于2月龄婴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钟,2-12月龄婴儿呼吸频率大于50次/分钟,1-5岁儿童呼吸频率大于40次/分钟;出现拒食、喂养困难;皮肤苍白、四肢发凉、尿量减少等。
成人预警指标:呼吸频率加快,大于30次/分钟;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小于93%;动脉血氧分压与吸氧浓度的比值(PaO/FiO)小于300mmHg;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大于50%等。



